让阅读唤醒灵魂
“让阅读唤醒灵魂。”4月26日下午四点,在热烈的掌声中,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017年“读书周”系列活动之活动四——江苏省特级教师曹勇军阅读讲座在十三中新青年剧场成功举行。曹勇军老师就关于阅读的四个问题向同学们讲述了''何为阅读''以及''怎样阅读''。
“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曹老师用这句话引出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阅读。他提出真正的阅读是有价值的、有思想的阅读,虽然在一生中工具性阅读是必不可少而又是无法避免的,但那毕竟不是真正的阅读。伏尔泰曾说过:“阅读就是在你中发现我。”通过阅读达到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世界的目的,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阅读了。而在人生中的不同阶段,阻碍阅读的因素有很多,接下来曹老师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
“读什么书”是曹老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并告诉同学们应该读的书是伯乐之书、智慧之书、生命之书、经典之书,这样的书不仅可以影响气质,更能形塑思想、人格,读书也不是一遍就过的事情,要读那些常读常新的书,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其次,曹老师建议同学们读书要“吃点粗粮”,要“荤素搭配”,这样可以调剂我们的胃口,使得读书不劳累、更健康。在这里,曹老师特别引入一种同学们当下年龄的阅读方法——“青春阅读”,这种阅读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的,以两个词概括之,就是“昏天黑地”和“连滚带爬”,这是年轻人特有的读书方式,即使有些句子或是段落读不懂也可以暂且跳过,即使挑灯夜读废寝忘食也要热烈地读完整本书。老师认为,这样的读法也是可取的,因为读书最怕“冷”下来,必须带着冲动与激情去读。
这里老师为同学们解释了读书的作用,第一点就是开拓视野。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读书就是改变把自己的思想当作必然的,而是去接纳益智的东西。读书能让我们了解到世界生命的丰富、多样和精彩,看到小说想到人生,看到诗歌想到感情,看到戏剧想到残酷的命运。这并不等于猎奇,其间的奥义还需要同学们独立探索发现。第二点则是塑造自我,同学们成长历程中有许多的变化,说到底长大与阅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阅读让同学们学习到拥有自主的立场、判断和逻辑,帮助同学们培养同情心和理解力,塑造一个全新的、有力量的自我。而有的学生甚至家长都在焦虑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书读的很多却没有长进?”老师给出的解答是坚持是读好书的关键,他把兴趣比作老师,取得成效比作太老师,而习惯则是祖师爷。这样长久以往,同学们通过阅读取得了进步自己便会感到光荣和自豪,凭借自己的耐力以及他人的鼓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对阅读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而后进入第三个话题“如何读书”。首先曹老师指出找到读书时间是最重要的能力,他觉得热爱和痴迷是推动我们永不停歇的动力。找到适合自己的书则需要经年累月训练出来的灵敏的“嗅觉”,找书的能力同样很重要。有些同学读书时会有磕磕巴巴的地方,他认为读不大懂的书有相当大的价值,正是因为半懂不懂才需要同学们不断锤炼思想,理解文字背后的深意。朱光潜先生说道:“我读一本书,必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达出来,才觉得真的把这本书消化了。”这也是曹老师对何为读懂了的解释。最后他提到同学们对于不同的书要有不同的读法,正如培根在《论读书》中所言:“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他还介绍了1P2S的阅读方法,即为Prediction(预测),Skimming(跳读),Scanning(找读),同时必须与“补读”相结合。若是读书万卷,最好搭配上脚下行走万里之路,会使阅读的眼界更开阔。
第四则是“怎样做读书札记”的问题,有很多同学书读的不少,但到高中时代结束也拿不出几篇像样的读书笔记来,“没有读书笔记的阅读是自欺欺人的阅读”,曹老师这样说。阅读时做读书笔记很重要,不仅要在书上勾画、评点、批注,更要学会写摘抄,做读书报告,方能证明自己读过这本书,留下“今生今世的证据”。
讲座进入尾声,曹老师为同学们推荐了一些书目,如《捕蝶者》、《燃灯者》、《给孩子的诗》、《中国哲学简史》、《大地上的事情》、《万历十五年》等等读来十分有益的书。
最后,曹老师说:“你对书功利,书就对你功利;你对书好,书才对你好。”曹老师祝愿同学们都能幸福地阅读,让阅读唤醒灵魂。
(高二5班 冯楚涵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