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研究生英语教学实践体验活动在我校进行

文 / 祁天乐 责编 / 祁天乐 2017-05-03 点击 3686

  5月3日上午,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40多名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同学在许立新教授的带领下,来我校参加了一次意义非凡的教学实践体验活动。

  本次活动在区教研员王为中老师和我校特级教师刘美琳老师的组织下,开设了三种截然不同课型的示范课,分别由吕华兵老师、庄乃琬老师和王雨婷老师进行教学,三位老师精心设计、充分准备,给南师大的教育硕士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节课由吕华兵老师执教,吕老师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在教学中善思考、敢尝试,担任了多年的南师大教育硕士实习指导老师和论文答辩评委。吕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语言知识点课,课上,吕老师思路清晰,风趣幽默,在文本中讲授知识点,选用的例句来自于生活,不离开学生喜欢的话题并通过短文翻译填空等方式有机整合知识点。

  第二节课和第三节课分别由刚刚参加工作两年但已成长非常迅速,且在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方面都有很大成就的两位年轻教师庄乃琬老师和王雨婷老师执教。两位老师和来参加活动的教育硕士同学们年纪相当,她们所取得的成就和教学方面的思考,很值得各位在座的“准”教师们借鉴和学习。庄乃琬老师开设的是一节project课型的课,主题为英国诗人Robert Burns 和他的著名诗歌 A Red Red Rose。对于爱情诗这种学生并不太熟悉的诗歌主题,庄老师从what is poetry?入手,借助诗经中的篇目《蒹葭》帮助同学们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象,对本诗创作所处的文学背景、诗人特点、本诗的细节理解、主题分析、结构解读、写作手法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更高层次的思维和情感表达等角度和同学们一起体会、理解诗歌。最终让同学们通过吟诵的方式沉浸在诗人所创设的情感中。

 

 

  王雨婷老师的这节课则是一节文学泛读课,通过对Pride and Prejudice书中三个章节的阅读和对情节、人物情感、个性等的深层分析,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赏析文本。王老师以小说的主要元素入手,进一步总结归纳书中的相关人物,通过学生角色扮演介绍相关人物情节的方式帮助同学们理解小说情节,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再现文中的对话,从而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作者遣词造句的深意。继而通过两位男主人公和男女主角的对比分析,通过表格的形式帮助同学们深入思考情节的发展和角色性格特点的关系,对作者写小说的意图和作者的语言特点加以思考。最终,通过自身选择伴侣时会考虑的因素的思考,将这样一本貌似与现代中国中学生关联不大的小说和同学们的实际生活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也让小说的阅读有了实际的意义。

  课后,三位老师分别向参加活动的各位“准”教师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构思和教学过程中的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实际课堂教学的反思。刘美琳特级、王为中老师、许立新教授和李漫老师分别作了点评和发言。刘美琳特级回顾了我校与南师大教师教育学院所进行的合作,本次活动所开设的这三节不同类型的课的原因和三位教师的充分、认真的准备过程。王为中老师盛赞了我校为此次活动所做出的周到而精心的准备和三位老师各自具有个人特点和集中体现教学功力和教学思考、教学尝试的课。吕老师的这节课,课型是常态课,但是教学环节和设计一点也不常规,反而体现了他对于课文文本和语言教学的深度理解,通过对于例句的选取,体现了真正的语境是来源于生活的,对于课文文本的再现不拘泥于文本本身的形式,而加以改写和整合,课中适时的巩固,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最后的写作练习,体现了整节课中语言知识的串联,学生在课上获得了足够的语言输入,自然能够有好的语言输出。庄老师的课分析到位、思路清晰,补充内容合理有效,对教材理解到位,教学中注重语言的产出,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诗歌。王雨婷老师的课,将冗长的文本条理化,深入理解了文本,学生对阅读的讨论非常到位。许教授则除了对三位老师的点评之外,更向各位教育硕士的同学就三种不同的课型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教学探讨,比如在文学泛读材料中批判性思维的体现,读写结合是不是一定要写长篇的文章,写作任务的设计如何做到合理有效不流于形式等。李漫老师在发言中指出,对于英语学习而言,泛读是灵魂,对于诗歌的吟诵和体会应该是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加以体现的。作为各位“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从学生“学习者”的角度去思考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学环节。而在语言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机会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词汇教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