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

文 / 屠桂芳 责编 / 屠桂芳 2017-06-06 点击 13351

怎样判断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
 

怎样判断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有三种不合格的教育家:一种是政客型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型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型的教育家,他只会盲动,闷起头来办教育。这些都不是理想中的教育家,最理想的教育家是敢探究新领域,有创造和开拓精神的教育家,能够闯出一条新路来。这些话说了快一个世纪了,但是今天听来仍是振聋发聩的,放到现实中仍很有意义。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套用这句话,用来衡量教育,我们也可以说:好的教育、好的学校是相似的,不好的教育、不好的学校却各有各的不好。今天,我们说某某学校是一所好学校,那么,标准是什么呢?

第一,一所好学校,必定有好的办学理念。好的办学理念中首先要有爱。爱,就是要有爱心,有博爱的情怀,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人类社会如果没有爱,人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唯有爱能够唤醒人的良知,赋予人以生存的意义。

其次,需要诚,即做一个真诚的人,做到不撒谎、不造假、不欺骗。正如陶行知先生当年所提出的那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如果没有了真,那么,一切都会丢失。好的教育绝对不能够建立在撒谎造假上。这是一切做人做事的前提与基础。

再次,自己要有信念。这个信,除了诚实守信之外,还要有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人。爱、诚、信三个字,既概括了中华传统应有的优良品质,也体现了现代基础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所在。综合来说,就是要“爱无私,诚无价,信无邪”。

我们讲爱,不仅要爱家人、老师、同学、邻居,我们也要爱“他”,即使是陌生人,我们也要尊重他。而这一切的爱,都要建立在爱自己的基础上。爱自己,方能够有助于他人,有助于社会。正如胡适先生早年所说的那样:把自己铸造成器,方能够有利于国家。爱人如己,先得把自己爱好,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人方能够因你而快乐,因你而幸福。

第二,从教育内容来看,我们考察一所学校要看它究竟给了学生什么样的教育。一定要选择好的教育内容提供给孩子们。国家的课程要校本化,校本的课程要多样化。所教的知识要有时代气息,能够帮助人学会思考。学校的课程一定要多种多样,供不同的学生去选择,不能够把狮子、猴子、大象统统都往树上赶。让学生放眼世界、立足现实、展望未来、融入生活、形成体验,这是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重要途径。

好的教育内容,常常比单纯的教育方法要重要。比如,学校的读书活动,要能够把学生、教师与家长的阅读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共阅读共同体。大家交流阅读经验,形成书香校园,为学生、教师与家长搭建良好的阅读平台。要尽可能地把大家的阅读视野再扩大一点,不断把优秀文明成果推荐给学生、家长与教师,那么,我们的书香校园就会更精彩。那些图书跳蚤市场、社区义卖活动、图书漂流活动、读书交流讨论会与故事会,都是非常好的活动方式。孩子的阅读习惯与能力培养好了,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成长的脚步。让孩子、老师与家长读一本好书的价值与意义,有如交了一个智慧的朋友。读一本坏书,就像交了一个坏朋友,会把人引进陷阱。好的书能够开阔人的视野,让人学会思考,给人智慧与勇气。让孩子们读好的书籍,并且带着审辩式的思考去阅读,会让孩子们终身受益。

第三,一所好的学校,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与平台。要放手让学生组建自己的社团,把全校每一个学生都包容进去。教育就是要兼顾每一个学生,让他不会觉得自己是个多余者。每个学生至少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社团,自己策划、组织、参与社团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为孩子们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舞台,让学生广泛参与,多元体验。好教育、好学校,就是让学生在这里欣赏艺术,学会生活,懂得关爱,而且学到一技之长。孩子们表演的节目不应是少数精英的节目,而应是全员参与的节目。他们的活动要自己组织、安排,自己唱主角。让孩子适应并且创造现代生活,这是一所负责任的学校所应该做的。

第四,在教育学生做人做事方面,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平等对待他人;懂得保护环境,具有绿色生态的生存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学会垃圾分类,再比如学会遵守公共社会秩序,待人有礼等。孩子在毕业后会立即感受到接受这些良好的教育的价值所在。

第五,说几条判断学校好坏的简单标准。好学校的孩子们一定笑口常开,充满自信,他们在学校过得很开心。办一所学校,非常不容易,评价标准也非常复杂,然而,也有一些简单而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比如,学生是否喜欢,家长是否满意。特别是学生是否喜欢,这是充分体现以人以本、以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办学宗旨的一种评价标准。学生虽然是成长中的人,他们的评价与感受未必一定客观公正,但是,人心是相似的。他们是否愿意去上学,是否能够在学校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要以学生的真实体验为标准。还有,学生毕业之后,是否还会想到母校,是否还会想回母校去走走看看,这能反映出一所学校是否办得好。只有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与生活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真实地感受到了母校的教育使他们终身受益,他们毕业之后,才会从内心里感激母校,看望老师。感恩是人类情感中自然而然的事情。学生在学校获得了益处,自然会心怀感恩之心。国外许多名校,无论公立还是私立,他们的办学经费,大多是靠校友捐赠。这些孩子在学校读书时,深深感受到了学校就是自己第二个温馨的家,它为自己的终身发展与人生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毕业之后,自然就会对母校有感恩之心。这也是检验学校办得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

最后,就是一所学校该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我以为,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但是,根也有好有坏。好的,要继承与发扬光大;坏的,就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同时,真正好的东西,也还有个传承方式的问题。一定不能够脱离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讲传承,否则,即使是好的东西,我们也无法让学生受益。

我们倡导传统文化的目的究竟为何?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目的,就是要学会尊重人,特别是要从爱护我们的同胞开始。一切文化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为人的幸福而存在的。文化,总是在创造与消亡中不断转换。有些文化,曾经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过辉煌的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条件的变化,它显然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这个时候,我们不要抱残守缺,而是要以博大的心胸、开拓的视野去重新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文化并不总是与守旧密切相连的。传统文化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每一种文化,都有过去、现在与将来。说到底,文化的生命力还是要表现在现在与将来,无论过去怎样,都必须以现在与将来作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每个人都是文化的载体,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享受者与创造者。我们的孩子如果过得幸福快乐,那么,我们的文化就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否则,我们的文化就没有进步。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不只是背诵经典,要找到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比如,很有时代感,并且能够充分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美好人性与情调的民歌《好一朵茉莉花》,她已经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歌曲,类似这样的歌曲,也就是传统文化。让孩子听,让孩子们唱,自然而然就有了对自己祖国、家乡与乡亲的一种深挚的情怀,找到一种根的感觉,找到一种精神归宿感。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好东西,比如唐诗、宋词、元曲、书法艺术,再比如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民族舞蹈,还有民间的工艺、民俗之类,讲传统文化一定不能够局限于儒家的经典。传统文化是精华还是糟粕,用两个标准衡量一下就很清楚,一是它是否具备人性化特点,二是是否合逻辑理性。究竟教给学生什么文化,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远比教育学生的方法重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