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暑假,我参加了“唤醒心灵的艺术”班主任工作高级研讨会,颇受震撼。这个研讨会汇集了全国众多德育专家来登场献艺,有心理学专家,也有全国十佳班主任代表,更有国学教育普及倡导者,全方位的整合了德育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和解难,让我顿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给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教育者既是爱的给予者,也是爱的受惠者。
比如中国版的“第56号教室”创建者李虹霞老师把所有的爱都给予了学生,也换来了学生极度的爱戴。她抱着创建一间幸福的教室的梦想去默默地智慧地耕耘着自己的教室,从职业高中到小学教师身份的转换也是为了这个梦想。在自己的教室里,爱绝不是空洞的说教或者一味地给予,她从着眼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习惯养成的起步课程,到尊重规律、潜心修炼的慢板课程,再到快板课程,李虹霞老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能力,开发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幸福课程,让孩子在课程的浸润中慢慢生长,直至开花结果。在她的教室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讲台,只有开放式的老师办公桌;没有让孩子生厌的作业,只有主动承担的“工作”;没有等级分明的“班干部”,只有主动承担责任的“核心成员”和“每日班主任”……教室的四壁都是学生展示的空间,周围满是书架、绿植,还有互相交换礼物的博古架,每一个角落,都是教师、学生和家长精心布置的爱心空间。
在这间教室里,教师的爱心通过空间和时间的演变逐渐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成长,还有美好的回忆,一个拥有美好回忆的人生是健全的。这就是教师的魅力。一个视教育如生命的人,爱学生如己出的人,她所从事的教育会无比璀璨。爱给了学生,学生也带给教师无上的心灵满足和幸福。
还有北京第12中学高慧明老师为差生制定的三年长期唤醒计划,一个中考总分只有78分的孩子在他手里经过耐心的调教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秘诀是什么,也是爱。在所有老师都拒绝接收这个孩子入班的时候,是高老师接纳了他;在所有的老师都认为这个孩子肯定上不了大学的时候,是高老师陪着他一起学习,一起制定目标,一起探讨进步中遇到的难题,一起探讨将来的职业取向。而这些都是为这个孩子量身定做的,既让孩子感觉到了奋斗中的自己是多么的可爱,也让老师感觉到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教育的魔力。
不管是张红老师的研究各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就是为了更了解孩子,深入理解孩子,贴近孩子而教育,还是金梅老师提倡国学论语中的教学相长和以文化人的理念,甚或是孙云晓教授呼吁的理解孩子就是教育者的使命的肺腑之言,都让我深深的感觉到孩子在教育中是绝对主体,而孩子的心灵是复杂的,如何唤醒,唯有爱是最精准的钥匙,爱心深入孩子的心灵,必定会看到孩子敞开心扉的那一刻,而这一刻,就是教育者幸福的源泉。
李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