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派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举行盛大开题仪式

文 / 洪超 责编 / 未知 2012-05-08 点击 16667

 

 

5月7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开题会议在南京饭店举行。由成尚荣先生担任主持人,我校洪劬颉作为课题核心组成员的“苏派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盛大开题。参加开题答辩的有: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课题主持人成尚荣先生,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如密博士,“苏派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江苏教育》杂志社主编张俊平先生和朱从卫先生,苏派教育家研究中心、南京十三中洪劬颉。由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研究员耿申先生,天津市教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武升先生,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苏忱先生,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主任暨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龚放先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杨九俊先生,江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彭纲先生,江苏省教科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所康研究员先生,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冯大生先生,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蔡守龙先生组成答辩组。

成尚荣先生代表课题组作开题陈述。他说,苏派教育是在江苏教育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本课题是在江苏省“十一五”研究基础上的继续与深化。经专家评审和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苏派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获准立项为省“十二五”重大课题,批准号为A12011/15。课题组将根据省规划办的要求,按照《申报评审书》中的内容,以及专家的建议,认真开展研究工作,以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苏派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首先基于以下两个判断。

判断之一,苏派教育是一个历史存在和现实存在。江苏素称教育发达的省份,乃人文荟萃之地。六朝时,中国政治经济重心第一次南移,为江苏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公元12世纪,宋室南迁,中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再次南移,江苏教育逐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与制度。明清两代,繁荣的江南经济使江左士俊冠盖全国。及至近代,西学东渐,江苏得风气之先,成为新式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并日趋发达。新中国成立后,江苏教育更是迅速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确立科教强省的战略,在全国率先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基”达标战略任务,并努力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积极鼓励教育创新,大力提倡教学改革实验,江苏成了教学流派诞生、发展的文化栖息地。“苏派教育”的形成和确立,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时的。这一特点和优势,为全国各地同行所认可。

判断之二,苏派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呈现出文化气象。黑格尔早就指出:“历史的演进有一重要的基础,这基础就是地理,民族精神的许多可能性从中滋生、蔓延出来。”尽管地域文化愈来愈呈现开放状态,但地域文化始终是有边界的,有其独特性。江苏地处长江中下游,基于原生态文化的季风性格以及基于次生态文化的风土模型,形成了江苏教育人独有的文化性格。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土壤中,苏派教育得以形成与发展,因而她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呈现一种文化气象。这同样为全国同行所认可。

从以上两个基本判断出发,我们对苏派教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归结为以下几句话:担责任,探新路,聚优势,耀群星,促发展。

“担责任”,是说对苏派教育的继承与发展,我们承担着历史的责任,如冯友兰先生所说:学术研究要“照着讲”,也要“接着讲”。“照着讲”,是对苏派教育历史面貌及其发展的历史渊源的探寻,从中把握规律和特点;“接着讲”,则是在传承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促使苏派教育的创新。“探新路”,是说在继承的基础上,探索苏派教育发展的新路,这是探索之路、研究之路、创新之路,尽管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探新路的过程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聚优势”,是指苏派教育是一个不断积淀、不断聚合的过程,优点聚合成优势,个体聚合成群体。在聚合过程中,苏派教育的独特性得以彰显,风格逐步明晰。“耀群星”,是指对通过少数名师和教育家产生与发展的回顾、总结、梳理和提升,培养一大批,发展一大批,成就一大批,在江苏教育的天空里,形成群星闪烁的局面。“促发展”,是指苏派教育研究推动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名师和教育家的成长,为江苏教育现代化的率先实现做出应有的探索。

苏派教育是基于江苏的特有的地理、经济、文化背景,植根于江苏历史文化土壤,传承江苏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并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逐步形成的具有江苏教育文化特征的派别。

苏派教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其一,苏派教育是地域文化的概念,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因而苏派教育的特征应该是在与其它地域文化的比较中存在并彰显的。其二,苏派教育是个集合体。从总体上说,苏派教育不是指某一个人、某一个群体,而是由这些人和群体共同组成的一个派别,因而在具有严格规定性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松散性和模糊性。其三苏派教育具有生成性。它是一个遵循自身发展规律,不断生成、聚合、优化和发展的过程,因而充满着创造的活力,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苏派教育代表人物的文化人格:其一是以陶行知“人生为一大事来”为显著标志的不断追求人生意义和教育意义的精神;其二是以陈鹤琴“一切为了孩子”为显著标志的朴素而深刻的教育情怀;其三是以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为显著标志的先进的教育理念、精致扎实的教学品质。

苏派教育代表人物的教学风格:大气、精致、灵动、简约。

在前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将进一步从理论上作深入探讨,明晰其历史渊源、理论基础,进行概括提炼,使之更为准确、全面和深刻。与此同时,在实践中进一步推动,尤其是对当下在全国有影响的地区、教材,尤其是代表人物的教育实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完善实践体系,提升实践品质。

本课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不截然分开,而是促进苏派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和建构,切实推动苏派教育发展。

定位一,苏派教育是发展性研究。研究中必定涉及江苏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历史文献,从中寻找到源头,具有纵深感和厚重感,但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其重点和目的在于促使苏派教育的继往开来,更面向现在,走向未来。

定位二,苏派教育研究是以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研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江苏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但本课题研究暂不涉及到这两类教育,而以中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为重点。

定位三,苏派教育研究分为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上,苏派教育主要指整个江苏教育所形成的派别,有其共同的特质、特征和风格。对此,研究中我们重点建构苏派教育的整个框架。中观层面上,苏派教育主要指以地区为代表和以教材等重大项目为载体,所形成并在发展中的具有苏派教育特质的流派。微观层面上,苏派教育主要指以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家、名师为核心所形成具有苏派特征的教育派别。以上三个层面的研究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

定位四,苏派教育研究是重在服务、指导,促进内涵发展的研究。研究中,本着科学、严谨、稳妥、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贴标签,不包装,不拔高。

评委们一致认为该课题有三个突出之处:一是最有系统的研究,是在十一五课题研究成果上的进一步研究;二是最具创新,是对苏派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增强了教育理论的自觉和重铸,是对教育理论的中国元素、江苏元素的文化自觉;三是呈现出开放式的研究结构,呈现出宏大的苏派文化气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