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理想学校———屠桂芳校长访谈

文 / 洪超 责编 / 未知 2012-05-10 点击 7732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在南京召开,十三中是两个中学分会场之一;全国部分中心城市课改合作会议在南京召开,十三中是两个中学分会场之一;在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比中,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获得29个特等奖;连续12年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成为江苏省首批31个基础教育课程基地之一;连年获得南京市学校发展性评估最高奖——综合奖、教学质量最高奖——优秀奖、高中综合管理奖……近年来,在南京教育界,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愈发呈现出名校气象、大校风范,更成为在中国基础教育界有影响力的名校。

  究竟是什么力量令十三中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详情请见B26版)

  本期出场校长——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 屠桂芳

  █教育心得

  教育需要爱心,需要至诚之心和博大胸襟;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投入和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勤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为此我们要营造一个包容广阔、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教育生态,让特色学校与个性学生相互吸引,让学生个性与学校特色相得益彰,办一所学生向往、业内公认、社会满意的理想学校。

以课程实现学校的多元化与特色化
 
  来校的初三学生:爱上了城墙宝宝,爱上了十三中
  拉开2012年“五四辩论选拔赛”总决赛大幕
  架构起以高中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为主、会同集团内各个分校的“一主六辅”的框架

  采访屠桂芳校长,气氛很融洽。这是一位数学老师,充满着人文精神和教育情怀,他是一个倡导营造读书生活的校长。“在大树下读书”已经成为十三中校园里最亮丽的风景线,经过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徐传德的批示,正成为南京中小学迎青奥的标杆性景象;“把图书馆搬到教室”,看似一个简单的举动,缩短了图书馆到教室的距离,却蕴含了很深的教育哲学。

  关键词:课程设置

  基于学力,基于传统

  “课程有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程有特色,学校才有特色;课程多样化,学校才有多样化的发展。”屠桂芳校长说,“实施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是普通高中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规律,是由人的多样性决定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决定的,它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我校确立的就是走基于课程的多样化特色化办学之路。”

  走这样的道路,在屠校长看来,基于两个基本的判断:一是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二是学校办学的传统。

  南京十三中历经2003年率先启动精致化管理,2004年以语文学科率先进入新课改,2005年创立国际高中,2006年酝酿创作“大课堂读本”,2007年教学业绩的“十三中现象”,2009年成为全国课改现场会示范学校,2010年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1年成功申报省级课程基地……近十年的办学历程和骄人的业绩,呈现了十三中办学特色的五个层面,即历史的积淀、独特的品质、社会的公认、动态的渐进过程和多样性。

  关键词:推进策略

  课程方案,模式创新

  屠桂芳认为: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特色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特色并不意味着圆满,但特色却昭示着卓越。特色,就是比别人早走一步,多走一步,把一点做到极致就形成特色。基于此,他有步骤、分层次、稳妥地推进学校的多样化、特色化办学,循序渐进,逐步深入。重点做到:

  一是落实课程方案,建构一个多元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这是十三中成为全省首批31家课程基地之一之后,以全面建设以高中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为主、会同集团内各个分校的“一主六辅”的框架,构建了十三中“一鼎三足”的课程实施路径,全面建设高质量的十三中课程体系。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构建学生高质量的课堂学习生活;通过“学校课程课堂化”,开设高质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成长;通过“实践活动课程化”,营造学生高质量的学校生活。

  二是核心课程求突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学生在南京十三中不仅仅可以轻松考入理想的大学,而且获得充满灵气、灵性的成长,个性而创新的发展,在校就已经成为创新拔尖型人才。2012年,青奥小顾问张宇豪是十三中的;萌倒南京人的玄武区微公益形象大使“城墙宝宝”的设计者吴越是十三中高二年级的;由校长实名制推荐、通过复旦大学面试,被复旦大学首届“望道计划”预录取的仇泽彬是十三中高三年级的;以427分全省第七的高分被北京大学录取的王梦媛、高二年级就被东南大学少年班录取的杨天明(全省仅三名)是十三中的;曾经引起轰动的《伤心儿女》、《赤兔之死》、《蜕》、《园林人生》等一批高考满分作文,也是十三中的;2011年夏天,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并勇夺总分和金牌全国第一,为江苏队获得省外参赛总分全国第一立下汗马功劳的田径队,还是十三中的……

  关键词:实施路径

  五大工程,优质均衡

  屠桂芳说:坚持多样化办学、特色化发展,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要,适应每个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他在南京十三中全方位进行学校课程综合改革,抓机遇,抓管理,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即现代化建设工程、文化凝聚保障工程、课程文化支撑工程、教师队伍发展工程、管理制度创新工程。建设一所“人文见长,氛围和谐,作风顽强,管理严格,质量至上,享誉南京”的理想优质学校,让师生始终追求清醒,明白自己追求的真正目标;始终追求勤奋,因为勤奋是做人的根本;始终追求超越,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超越今天;始终追求快乐,以“海的心胸、山的信念”去迎接每一天;始终牢记责任,内心里责任的大树茁壮成长;始终培育精神,在精神的家园里爱与宽容的鲜花处处开放!

  “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是一种历史的需求,一种目标的深化,一种观念的改变,一种能力的释放。”屠桂芳谈到对建设以课程为载体建设南京市多样化、特色化学校时说,“我们确立并一以贯之奉行的教育基调是追求全体学生、全过程和全面素质的发展。吸引每一个,关注每一个,关怀每一个,实现‘让更多教师和学生高质量、有尊严地生活、工作与学习’价值追求。”

  采访结束时,屠校长援引美国课程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说的话:“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来表明建设好学校课程、创建生本文化、办好理想学校的信心和决心,此时,他目光坚定而深邃。

  通讯员 洪超

  现代快报记者 袁永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