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三月的周四,南京市历史教研活动在十三中如期举行。今天来自全市各区的历史教师齐聚一堂,就高二、高三的历史教学共同研讨、互相学习。
高二刚刚结束“小高考”,进入到选修的教授阶段。高二的第一节公开课是本校的青年教师吴婷开设的《王安石变法》,学生对于王安石的认识,多数停留在他是一个文学家的层面,知道他的许多作品,比如《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等等。基于此吴老师选择从文学的角度入手,用三篇诗作(《河北民》、《元日》、《商鞅》)来串联本课,用文学的方式来联结历史,给本课一个灵魂和线索,把本课分为:新官上任、万象更新、流言蜚语这三块。在讲授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时,做了一个取舍,把重点放在了富国之法上,同时针对富国之法的措施多又杂乱的情况,对全部六项项措施进行了合并同类项和归类,用四个关键词将其概括:农业、商业、开源、节流,这样一目了然,便于学生把握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整节课结构清晰、重难点突出,效果良好。
高二第二节公开课来自江宁高中孙玲老师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这节课由屠格列夫的小说引入,农奴生活的残酷反映出十九世纪中期剧变的俄国社会。克里米亚战争暴露出俄国封建制度的弊端,沙皇为避免革命开始改革。用“农奴制改革听证会”组织小组讨论,讲述改革法令的内容。改革后解放与掠夺并存的状况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也推动俄国走向革命。这节课设计新颖,环节清晰,师生良好的互动是亮点所在。
课后,学科专家杜鹃老师和张广明老师就两节课值得借鉴和商榷的地方做了精彩的点评,使大家受益良多。两位专家还特别表扬了十三中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
高二开课的同时,高三就“二模”试卷解析的公开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三的第一节公开课是本校的骨干教师袁顺老师开设的。这节试卷讲评课(包括选择题和主观题21题),首先就考试情况做了学情分析,选择题20题中有10题学生得分率在80%以下,主要是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以及对材料的理解和归纳能力还有所欠缺。这次讲评主要是对这次考试中学生暴露出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通过试卷分析与讲评,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查漏补缺并提高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为今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高三的第二节公开课是来自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的诸华军老师,他试卷讲评时,在主观题的讲析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把材料线索和书本知识点有机结合,有效的进行复习归纳。讲解具体题目的同时,注意跳出小格局,侧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另外适当的卷外补充也为本堂讲析课添色不少。
之后卞姗姗、陈荣等学科专家就高三“二模”试卷的解析精彩点评。接下来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王磊老师又以“二模整体分析和下阶段复习策略的建议”为主题进行了一场简洁而有实效的报告。
最后南京市教研员、特级教师袁廷虎老师就高二、高三历史学习现状以及下阶段的历史教学安排做了指导,号召全体历史教师齐心协力,为南京历史教育争做贡献、不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