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两点政治组全体成员在信息楼二楼接待室召开了教研组会议。包含以下主题:1、各位组员今年高考试题研究体会2、刘美玲老师谈阅卷体会及教学启示;3、张燕老师谈高中生学涯规划校本课程初探。大家讨论热烈,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现总结如下:
(一)高考试题
选择题部分:
1、时政不难,没有怪题偏题;
2、选择题正确题肢的答案与材料十分相关;
3、经济、政治类的选择题出题力度强,图表题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文化、哲学类的选择题较为一般;
4、通过阅读理解题意得分的题目居多,死记硬背的题目变少。
主观题部分:
一则总体感觉背景材料很熟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是设问的深度比平时练习时要难。二则学生素质有所降低,读题能力,逻辑能力,政治学语言的规范化程度不够。三则字写的好真的很重要,可是很多学生因此失分!
34题:平均得分7分左右,第一问4分,第二问3分。第一问两个数值部分体现出文科学生计算能力薄弱,弱智小错误时有发生。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原因得分较少,结果部分也会对调。第二问问题是从微观来看,企业会提出什么样的对策,很多学生从宏观上泛泛而谈,踩到零星的答题要点。其中“扩大投资”、“走出去方略”和“防范对外投资风险”很少有学生提及。
35题:平均得分6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第一问因为是选取一个最恰当的原理,很多人选取的角度不清,并没有精确作答,很多学生只是点出了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没有点到矛盾的主次方面或者两点论、重点论。特别是对答案的第三点提及较少。第二问应该有两个角度,公民与政府,这题给分尺度较宽,只要有个人和国家的意思,基本都能得分。
36题B:体现出学生答题不够严谨,第一问应该是依据分类方法+材料来区分类型,要么没依据分类方法,要么没联系材料;第二问丢分比较多,学生对亚太经合组织不是很了解,反而用处理国际关系的知识来回答,要不然就是科学发展、又好又快之类的。
37题:本题材料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甚至于有些学生就是感觉到无从下手,正好体现出材料所表达的现今学生对传统节日主题缺乏了解。本题均分9-10分,第一问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要么是满分,要么是零分。第二问抄材料的学生居多,答到组织社会主义文化职能的学生偏少,其他职能的居多。第三问基本上学生都能得分,只是有的孩子不知道端午节是干什么的,会写春节、清明节等,与题意相差甚远。
(二)学涯规划
高中生学涯规划是人一生生涯规划的一部分,是落实在高中生这个学生角色上的学业生涯规划。这样的规划说到底还是生涯规划,但是有其侧重点。因此,本研究中高中生学涯规划的内容将基于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展开设计,并参考我国台湾地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做法。
生涯规划的要素包括五个方面:知己、知彼、抉择、目标和行动。
知己,即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知彼,就是探索外在的世界。知彼是了解外部的环境,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是指工作环境,在学业生涯规划中是指学业环境。抉择,包括抉择技巧、抉择风格以及抉择可能面临的冲突、助力与阻力等。目标是指订立目标。行动是指采取行动。
这五个基本要素是做生涯规划时必须考虑的关键,缺一不可,环环相扣。
台湾地区的生涯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是从自我觉察、生涯觉察、生涯规划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的,每一方面包括多个相关的主题。
根据南京师范大顾雪英教授的研究,高中学涯规划课程的内容可分为三大方面:知己、知彼、知路。知己,既了解自己。知彼,既探索了解外部世界。知路,既掌握学涯规划的方法与能力。
结合上述内容,本次研究的高中生学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内容按照以下思路设计:
知己:探索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价值观、兴趣等个人特质,并能接纳自己、评估个人学业生涯适合的方向。
知彼:探索了解外部世界,包括学校环境,学科特点,大学及专业的相关信息,未来职业的相关资源。
知路:探索掌握学涯规划的方法与能力,包括提升与学习相关的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抉择与行动的能力、解决生涯问题的自信与能力等。
基于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平等、理解和尊重原则进行课程的实践。学涯规划课程的上课程序基本延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方式。同时结合学涯规划的特点,我们按照不同课型总结出一般的教学活动程序。如学科型的课堂和活动型的课堂.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及时收集评价意见,了解课程实施效果。
对评价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学生对在高一年级开设的学涯规划课程,从总体持支持的态度。其次表现在课程确实带来了学生成长,这个成长表现为学涯规划意识提升及学涯规划能力的提升,也看到了学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