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高考语文竟然考了143分,一年前我怎么也想不到会这样。”已经被南京大学商学院录取的女孩盛星玮刚刚从南京十三中高三(10)班毕业,这个偏爱理科的女孩,过去的一年与语文课上特别的“时事演讲”结缘,成了有话敢说,不怕写作文的“另类理科生”。 昨天,班级的语文老师、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曹勇军把新书《高三(10)班在六楼》在首发式上送给了学生,新书汇集了59名学生高三一年里的时事演讲稿。他们通过语文课前的“时事演讲”,与社会更贴近,锻炼了自己的思辨和写作能力。在高考中,这些理科班学生的语文均分超过113分,比江苏省均分高出20多分。 理科生变“文青” 也能稍稍附庸一下风雅 盛星玮今年高考总分是398分,已经被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录取,语文获得班级最高分143分。盛星玮说:“我是理科生,大家都懂的,写作文很困难。”回过头来,小盛评价自己以前的作文是三段论,都用老材料。高考一模的时候,作文只有52分(满分70分)。 即便如此,高三刚开始进行“时事演讲”时,她觉得这是浪费时间,有这时间还不如多做点题。不过,随着“时事演讲”的展开,盛星玮的观念变了。演讲的时间是8分钟,反映社会热点事件,演讲完之后,全班都会很活跃,发表各自的观点。 在分享和参与中,盛星玮找到了写作的灵感和鲜活的材料。盛星玮在高考写作中,也得益于“时事演讲”,对《忧与爱》这个作文题,她举了三个热点例子阐述观点,一个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被拆,一个是韩寒的三篇博文,还有就是著名建筑设计师王澍获奖的故事。这三个例子都是同学在“时事演讲”中的主题,并且引发盛星玮的思考。 不仅是盛星玮,高三(10)班的学生们现在都以“文青”自居。自诩“理科小动物”的夏志鹏说:“沐浴在老曹时事演讲课堂上,我这个‘理科小动物’,也能稍稍附庸一下风雅。” 爱上思考和写作 高考结束还来最后一讲 曹勇军告诉记者,在高三尝试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开始并没有多少热烈的响应。不过,他一直认为,只能给学生好的高考成绩和不能给学生好的高考成绩的老师,都不是好老师。而他希望自己能兼顾学生的素质与成绩。“最后,不仅他们的语文高考均分高出省均分20多分,而且他们都爱上了思考,爱上了写作。” 乔布斯逝世、小悦悦事件、方韩“骂战”、食品安全、校车事故……一年来的社会热点都被这些临近高考的学生选中,他们不仅演讲,还整理成文字。高考前,“时事演讲”一直坚持到5月22日。 高考之后,还有5位学生没有完成“时事演讲”,但他们没有因为结束了高中学业而放弃。6月21日,“最后一次演讲”在高三(10)班开讲,五篇高质量的演讲稿告诉大家,这些学生是多么不舍这个课堂。 老师出新书 汇集学生的时事演讲稿 “江苏今年50万人参加高考,30万都大谈特谈最美司机吴斌。但写吴斌只有肯定一个角度。”昨天,曹勇军在南京凤凰书城报告厅做了一场演讲,面对台下的师生,他举例说,关心时事热点之后,学生们也常会和他交流作文素材,当时就提到非常热点的最美司机吴斌,这是一个值得肯定、赞扬的人,但当时曹勇军就建议学生不要选择这个素材,因为角度单一。“我的学生们也没有写司马迁、屈原等常被用在高考中的人物,我很自豪,因为他们有更鲜活的材料,并且有自己的思考。” 曹勇军说,写作文不仅选材要有新鲜度,在角度之外还要有陌生度。不能选择简单可以贴标签的,要有独到的思考,就像在似曾相识间又迥然不同的感觉。 现在,59名学生都将走进大学,在六楼的高三(10)班的故事也被曹勇军编辑成书。曹勇军说,高三(10)班在校时教室在六楼,在最高层,站得高看得远,象征一年来思想上的攀登。 现代快报记者 黄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