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的目的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杂感
语文组 邢诗薇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作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的第一篇,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提出了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差异性,更应当保护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感。
作为我们的教育对象,孩子们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的。学生的智力劳动总是有差异的,无论是在哪个学习阶段,总会存在着“慢半拍”的学生,他们一般要花费两倍甚至数倍的时间,有时效果还不一定好;不仅是学习的时间和效率,不同学生所擅长的学习内容也有着重大的差异,有些学科学得很轻松,而有些却极为吃力。显然,孩子在学习上的先后快慢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提到的他们在脑力劳动上所需要花费的力量各有不同。学生个人不仅在智力活动上有所不同,在情感、心理的成熟上也各有早晚。这是客观事实。今日的教育环境并不乐观,因此对于这个客观事实的理解和宽容不仅仅是情感教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人的智力开发的需求,这是客观的必然,是教育的规律。“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认清楚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尊重各自的发展层次既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更是为了保障、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个性品质。
学生总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 学生不是个人脑海中理想化、抽象化的符号,学生的生命是鲜活的,学生有不同层次,即便是 “一类”学生彼此之间也都各自不同。因此教育也必然是鲜活的,教育的目的应该当是让学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层面上的发展,学会学习,而不是学习本身。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够进一步开展教学,也不会在“中途”就把学生远远地落下。“在这种做法下,所有的学生都在前进——有的人快一点,另一些人慢一些。”“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正因为苏霍姆林斯基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了教育教学的第一前提,因此他认为课堂上教师必须做两件事情:一要交给学生一定的知识,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前者更强调的是识记,而后者也就是他一直强调的脑力劳动,更侧重于理解和思考。之前与几位老师研讨新颁布的九义课标。一位老师注意到新课标又重新在附录中把识记的字词等知识性内容加了上去,同时又在用词上将之前一些较为模糊化处理的知识如语法等强调了出来,因此他提出这是否是对传统知识教学的一种回归。实际上,无论哪个课程标准的提出都是有其存在背景的,换句话说,课标的意义在于调整,正如钟摆的摆动过程,所追求的从不是两个端点,而是中间最稳定和平衡的状态。苏霍姆林斯基一直强调知识与能力的平衡,知识从来都是能力的基础,识记的最终目的在于理解和思考。识记不应是机械和被动的,“不随意识记”, 必修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之外更宽广的相关领域是其存在的基础和背景。只有在这个背景下,更全面宏观地理解知识,理解越深入,兴趣越大,识记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了。
因此学习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获取知识、学问,而是成为聪明人。不在于识记知识,而是理解和思考。思考源于对世界的惊异。现在的学生学习较为被动,其实学习应该是一种乐趣。“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少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认为是死人。”高中语文课程的要求:把言语行为当成生命现象,立足于人的发展与解放,在大量的生活接触与语文实践中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面对全体学生,有效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个体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高中语文教育把发展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尤其是独立学习的能力作为首要的目标,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把学习当成一种思考、认识、发现和好奇的需要,这样的学生才会成为会思考的劳动者。只有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思考者时,学生才能体验学习是一种快乐和幸福,而这种快乐反过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思考重于记忆,也先于记忆。
教学的对象和教学的目的也就决定了课堂教学是生成性的,它更像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而不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火车。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那些具有强烈现场性的问题冲突,往往就是课堂教学中最鲜活的教学资源。但这也意味着在以生成为重要价值取向的当代课堂教学中,预设必须有强烈的预测性和应变性。课堂设计时要考虑到会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出现哪些不同的发展方向。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实效。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有怎样的体验、解读会有哪些感悟、探究会有哪些答案、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怎样引导、评价、纠正都应当成为课堂设计的核心。这也就要求对学生有更为准确的认知和判断,究其根本,还是要将学生视为鲜活的个体。因此必须从重教学环节的设计走向重文本解读,着力研究文本的语言特色和人文内涵。不过多地在设计的精巧上下工夫,一定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研读文本和研究学生上。现在的语文课承载的东西太多,课堂上人为附加很多东西,有一种浮躁的气味,看似花哨却空洞无物。只有让课堂回归常态,才会更多地想到这个内容该怎样处理会更利于学生的理解,那个环节该怎样安排才更符合教学规律。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如何由识记上升为理解和思考,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反复强调的就是阅读。“由于学生在上学的年代里智力兴趣很贫乏,所以造成他们在中学毕业后的精神生活的狭窄和内心的空虚,而这些正是青少年当中发生许多不健康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要做到教会学生自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就酷爱读书,并且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自己。”
这种阅读不是狭隘的技巧层面的“术”,更为重要的是一种广泛的阅读,确切地说,它指向的是学生的深层阅读维度。真正的阅读,能触动人的智慧和心灵,激起他去思虑世界与自我,促使认识自己和考虑其未来。没有这种阅读,则人就有陷入精神空虚的危险。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书籍的作用。阅读就是“不仅思考眼前所读的东西,而且思考到与所读材料有联系的某些画面、形象、表象、事实和现象。”通过阅读让语言充分撞击心灵,使学生产生丰富的内在语言,获得言语的“真意”,将言语积累于内心,成为自己的内在生命,成为自我的内心需求。这也是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