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小清新
——读《浮生六记》有感
语文组 张苓
炎炎的夏日,和学生一起上课,本是燥热难耐。一次,做讲义看到沈复先生的《浮生六记》的片段,觉得甚是有趣。就买来读,没想到清新得很,也惬意的得很。沈复,这位颇似贾宝玉的人物,生在乾隆盛世的官宦大家,长在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苏州古城,从小爱好诗文书画,懂得生活情趣,却做官不成,经商无果,最终贫寒潦倒,让人叹惋。读他的这本随笔录,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为古代雅士的他的乐与悲,真实而令人难忘。
《浮生六记》共分六卷,分别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沈复以古文的形式展现了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遗憾的是后两卷“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据历代学者考证是伪作。不过瑕不掩瑜,这位江南才子特有的叙事疏朗简约,用词典雅精致以及其中所透露的君子品格,都让整部作品带有独特的魅力。
沈复从小就是个顽劣的孩子。“闲情记趣”中有着不少有趣的记载。一次,他看到一只癞蛤蟆吞食了两只打架的小虫,他居然捉住蛤蟆,鞭打了它数十下,并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去了。这个称霸后花园的男孩用自己的方式裁断了他所认为的不公平,这场恶作剧中所反映的童真童趣着实令人捧腹不已。沈复还是个自得其乐的孩子。夏季蚊子很多,他自己就把它们幻想成群鹤在空中飞舞。他甚至抓了蚊子放入蚊帐之中,慢慢向它们吐烟,使之向上飞,蚊子如“鹤唳云端”,自己则在旁拍手称快。这种小时的顽皮和另类似乎也预示了其成年后的与众不同。
在当时科举盛行,做官是知识分子唯一成功体现的年代,沈复却不喜为官。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生活的小细节上,如何进行盆栽,怎样插花,焚香之妙,养花之得……这些都使其生活本身充满情趣。吃要配上精巧的梅花盒子,开启时如菜在花中;饮要用花心之精髓,天泉之纯彻;住则得自造“活花屏”,扁豆藤蔓攀附,绿荫满窗,葱茏蔽日。虽为布衣之身,却活得如此精致,如此充满艺术味。你能感到沈复不是度日,而是享受生活的每一天,利用身边可利用的一切,让自己的日子具有诗情画意。这不正是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的栖居”吗?夏日空调房中的我们是否也能活得如此舒畅自然呢?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当然和沈复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可终日为生活不断奔波,匆忙中无暇停留的现代人,是否就真的活得比他更有品质呢?
“闺房记乐”是《浮生六记》的第一卷,主要讲述了沈复和妻子陈芸之间的真挚情感。这也是随笔中最为华彩的篇章。为何把这卷放在卷首,沈复是这样解释的:“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故列夫妇于首卷”。而本卷也确实堪称首卷,其淳致温馨的情感令人难忘。沈复算是个可爱之人,他的夫人陈芸更是讨人喜欢。沈复十三岁时,见到表姐陈芸就“心注不能释”,可谓一见倾心。沈复和陈芸的爱情很让人羡慕。从小时的情愫暗生,到成婚后的相濡以沫,处处体现了温情。一年的七夕,沈复刻了两枚镌有“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图章,自己拿了阳文所刻的图章,而给陈芸阴文所刻的图章,用于今后彼此间的书信往来。在现在这个通信的发达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反倒因距离过近而少了过去那份雅致的情怀,在羡慕沈复夫妇之余也不免有点遗憾。
其实陈芸,这位佳人绝非美艳无比。她虽眼睛顾盼神飞,然“两齿微露,似非佳相”。有着一对龅牙的陈芸让一阅人无数的风流才子缅怀一生恐怕绝非外貌吧。这位虽在家人前迂拘多礼,看似腐儒的主妇,却极有个性,极具内涵,聪慧而不矫情。无怪乎林语堂先生评其为“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一次,沈复问陈芸对诗宗李白和杜甫的看法,陈芸认为,杜甫的诗作“格律谨严,词旨老当”,而李诗“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因而独偏爱李白。陈芸并不遵从众人的推崇,而以其个人读诗的真切感受评价诗人,有个性更具内涵。
陈芸喜食臭腐乳,被沈复讥笑为食粪的狗和团粪的屎壳郎。陈芸机智的辩驳道,腐乳如同无盐貌丑而德美。其价廉可拌饭拌粥,今嫁入君家如屎壳郎化蝉,乃不忘本也。之后,竟然让沈复也喜欢上了腐乳。足见这位女性聪慧而不强势,引经据典又曲折婉转的坚持了自己的观点,甚至改变了他人。
一位大家闺秀不矫情,很爽气,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也算是个另类了。适逢洞庭君祠的祭祀活动,陈芸女扮男装,和沈复一同参与,却不慎按了身边一少妇的肩,被人指责。形势窘迫时,她“脱帽足示”,告之是女儿身,引得对方愕然,之后转怒为乐。后在万年桥下的渔舟中,与沈复、渔家女豪饮,以致酩酊大醉,被人误传为妓,她却坦然应对,自言详情。无论是被辱骂还是被误解,陈芸都很平易坦诚,不做作,不逃避,不伪饰,一派天真自然之态,讨人喜爱。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可爱的女子,却因种种原因为大家族所不喜,两次被逐出家门,后因血疾溘然长逝,真真让人叹惋不已。红颜薄命,造化弄人,所幸可爱的陈芸在《浮生六记》中永不老去。
除了沈复夫妇间的情感令人羡慕欣赏外,沈复其人也值得称道。这位风雅文人,虽饱受经济的贫寒之苦,经历社会的世态炎凉,却未因此沉沦,丧失做人的底线,反而一直保有着君子般的高贵品格。在“坎坷记愁”一卷中,沈复接到女儿信才知道父亲已经辞世,当他披星赶月、日夜兼程赶到时,也未能看上父亲最后一眼,而只能在其灵前痛哭。后与母谈及只收到女儿来信一事时,文中写“吾母目余弟妇,遂嘿然”,弟媳恐沈复回来分家产而封锁消息,母亲又慑于弟媳的威仪不敢多言的悲情场景在寥寥数言中展现无遗;而亲朋族人也“无一人以家事告,以丧事商”, 甚至族人中有人暗遣追债者登门向沈复索债,以使之穷于应付,无暇旁顾。凡此种种,无非是为防止已过继给大伯的沈复归来分家产,所以整个家族乃至至亲不惜背弃人伦,表现的异常冷漠。已处贫寒中的沈复则傲然对其弟言道,“大丈夫贵乎自立,我既一身归,仍以一身去耳!” 铿锵有力的言辞中透着面对钱财的不屑一顾和对亲人伪善冷酷的激愤。但当儿子向沈复提出叔叔因安葬父亲缺钱,需借一二十金时,沈复则毫不犹豫的要拿出自己辛苦代笔的二十金。司马迁在《史记》中曾坦言,人大都为名利奔忙。追逐名利本无可厚非,可为名利所诱而丧失做人的准则和气节则是最大的可悲。从这点看,《孟子》所说的,“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中的“大丈夫”也可用来形容沈复了。
沈复婚后生活的逐渐拮据和陈芸屡遭不公的待遇都让作品带着挥之不去的淡淡忧伤。不过,整部作品中更多的倒是闲情雅趣。有泪更有乐,有现实的残酷更有为人的纯粹闲适。全书内容不庞杂,仅为生活琐事;情节不火爆,都是平常事的采撷。读此书,如同在平和中缓缓拉开布帘,坐在清晨雨后的窗边,品味着泡了两三回的清茶,舒服不浓烈。
曹老师常说,语文教师的阅读应杂点,广泛点。有心为之,必将受益非常。这讲得很是在理。阅读也是一种成长与积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