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社区:高中化学生活化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文 / 钱海滨 责编 / 钱海滨 2012-10-12 点击 12693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走进社区:高中化学生活化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开  题  报  告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钱海滨  蒋金虎

一、课题的提出

(一)选题的背景: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在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在设计课程标准时,提出要让学生“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了解科学、技术、社会(STS) ";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 ;在实施建议中,要求“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2.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和校本课程的研发:为了学校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了使学生将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与生产、生活、实践相联系,并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转化为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生产力,我们化学组老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了《化学构建科学生活》《化学指导健康生活》的校本课程的研发。

3.霍尼韦尔家园计划项目的开展:受霍尼韦尔家园计划项目的资助,我们于2010年初就积极开展科学走进社区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受到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认识和行动上的误区以及对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渴望。

4.科技发展对社区居民衣食住行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化学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社区居民对新科技、新技术、新材料还有认识上的差距,需要我们化学工作者不断地为居民走上科学生活而尽到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二)选题的意义:

1.学生如何将在学校学习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化学现象联系起来,在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的同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化学问题,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而服务。

2.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校本课程研发中将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课程化,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指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用化学的手段来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如何组织学生利用我们所学知识为社区居民服务等等。

3.社区居民生活中存在哪些与化学相关的认识、行动误区?如何提高社区居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科学意识?

4.“学校、社区、社会”“教师、学生、家长”如何协调消除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化学误区,共同为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而行动起来?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开篇中,杜威就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命题是针对美国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提出的,也是针对教育没能融入儿童生活的弊端提出的。

“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杜威认为当时学校的正规教育存在着一种危险,那就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原因就在于“忽视教育的社会必要性,不顾教育与影响有意识的生活是一切人类群体的一致性,把教育和传授有关遥远的事物的知识,和通过语言符号即文字传递学问等同起来。”在杜威看来,作为生活的教育,是不能离开社会生活背景的,教育需要把复杂的社会生活背景作为儿童生长的背景,但又不能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背景无所作为。这要求作为生活的教育给予儿童一种经过教育本身改造了的社会生活情境。

“教育即生活”命题强调的是教育具有生活的意义。“教育即生活”并不是在教育与生活之间简单地划上等号,而是强调教育对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作用,注重教育对生活的影响。“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正如营养和生殖、生理的关系一样。这种教育首先是通过沟通进行传递。”在个人经验成为共同财富以前,沟通乃是一个共同参与经验的过程,通过沟通,参与经验的双方的倾向有所变化。教育是生活所必须的,人类生活若没有教育就要停止。在杜威看来,教育对于社会生活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传递经验,二是交流经验。社会团体中的个人经验是有限的,但社会团体的生活经验可以通过教育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第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强调生活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用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段话有力地概括了“生活即教育”的主要内涵,也表明了陶行知对生活与教育关系的认识。

陶行知强调教育是生活的需要,他认为,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要用前进的生活提高落后的生活,用合理的生活提高不合理的生活,用有计划的生活克服无序的生活。就生活的需要而言,教育的作用在于改造或改进人的生活。教育作用于人的生活,实际上就是改造人。教育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感化和改造就是教育作用于生活的方式。另一方面,教育通过经验、文化的传承,从而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建构人的完满高尚的生活,即实现人生的价值。也就是说,教育是生活原本应有的东西,是人生原有的,不是外加在生活之上的东西,教育与生活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

第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要与社会密切联系,扩大学校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主张把教育的范围推广到全部的社会生活中去,把整个社会当作学校,把实际生活当作教材,旨在扩大教育的范围、对象和学习的内容。显然,这对改革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陶行知所反对的是脱离实际的“死学校”,而不是主张取消学校,他要求我们树立一个大教育观的新思维,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服务。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教师也可以更多起来。坏的社会,我们也要认识,也要有所准备,才能生出抵抗力,否则一入社会,便现出手慌足乱的情状来。

第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生活与教育关系的进一步说明,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论的实施原则。它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①“教学做合一”是对教学法的界定。共教、共学、共做才是真正的生活教育。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的说明。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③“教学做合一”是“真知识”的源泉。在陶行知看来,世间的知识有真、伪之分。所谓真知识,是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真知灼见,是由思想与行动结合而产生的知识,它的根是“要在经验里的”。所谓伪知识,往往是仗着“读书”两个字做护身符,“不是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但是,陶行知并没有否定间接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个人类知识体系来看,他所强调的是,知识的根必须安在经验里,并非说样样知识都要从自己的经验上得来,对于别人经验里所发生的知识和经验用“嫁接”一样的方法去“接知”,为我所用,成为自己的真知识。这种“别人经验里所发生的知识”就是文字知识,所以知识的一部分藏在文字里。

(三)、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关注生活教育

1999年,我国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之一:教育生活化。在课程内容改革方面,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由此看来,关注高中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在设计课程标准时,提出要让学生“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了解科学、技术、社会(STS) ";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关心科学发展的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实施建议中,要求“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四)、相关法规:

《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

《南京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管理规定》

《南京市危险废物管理办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我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育现状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化学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标准教科书中不仅提供了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注意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如化学在促进生产发展、资源开发、材料制造、保障健康等方面的巨大贡献,使学生知道其他相关科学如医学、生命科学、环境化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与化学科学的密切关系等。教科书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素材,从学生的己有经验和兴趣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科学的亲切感并学习实用性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学科角度对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某些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以便学生全面了解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在实际教学中,广大一线教师也十分关注生活化教学问题,尤其是在各级公开课上出现了大量与生活化教学有关的优秀教学案例,反映出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同。但在常规课堂中,对生活化教学的关注还很薄弱,具体表现在:

(1)重视化学知识结构的建立,忽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化学知识结构的建立离不开基本概念和原理,课堂上教师对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的重视随处可见,但将知识点与生活有效联系却不多。于是就出现相当部分学生“死记硬背”概念,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的现象。

(2)重视习题类型归纳,忽视问题的生活情景

受应试影响,高考题对教学的导向是不容忽视的。于是就出现“高考资深教师”将历届高考考过的知识内容列表分析,对习题进行类型归类,在此基础上进行组题、练题、猜题、甚至押题,这妨碍学生真正从理解化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上去把握化学问题的脉络,使学生陷入“题海”之中,就题论题地套类型,使化学与生活割裂开来。

(3)重视实验原理与现象记忆,忽视学生实验体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和教师实验教学中,只是教师实验表演,甚至纸上谈兵地讲实验,而不是落实到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分析、思考、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方法学会使用实验仪器的基础上,这样很难落实实验能力培养,更谈不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及实验能力的迁移。

如何使化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和需要,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综合的发展。新课程基本理念提出:注意从学生己有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国际课程改革非常关注教育与生活化的关系,美国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美国的中小学课程在二十世纪初发生了深刻变革,在以杜威、帕克等人所倡导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等教育本质论,以及“从做中学”等教学理论的影响下提出科学教育应该从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出发,二三十年代美国高中的课程从传统的学术性中挣脱出来,增加了生活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并在学术性科目中增加了反映时代人文发展新成果的课程。

尽管这种课程结构的确立有助于养成学生丰富的个性并使其积极有效地参与家庭、社会生活和职业活动,但它却淡化了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进而导致国家科学伟业的大幅度滑坡。最终以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为导火索引发了又一场广泛、深刻但不持久的第一次课程改革。经过这一阶段关于课程的讨论与改革,逐渐形成了强调学科知识,面向能力较强的学生,培养未来科学家的精英教育。这次课程改革过分强调智力发展和压抑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非人性化”,妨碍了“完整人格”的实现,而遭到抨击。这些不足在六十年代侵越战争、民权运动、学生运动、精神文化颓废等社会问题和新兴的人本主义思潮等大背景的催化下,美国在七十年代又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风潮。

七十年代美国中小学教育的课程改革提出了“面向所有学生的科学教育”的口号,其教育目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培养科学家转向有科学素养的公民的大众教育,大量增加了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的课程内容。高中在“教育人性化”、“教育与生活相联系”、“培养更为有效的人”的课程教学目标的促动下,其课程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美国发起了旨在提高全体美国人科学素养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即著名的美国“2061计划”,由此引发了第三次课程改革。美国“2061计划”的信念之一就是所有的儿童都需要和应该受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方面的基础教育,以便将来能够愉快地、有效地生活。第三次课程改革是第二次改革的继承和发展,将多种要素在科学本质和教育本质统一的基础上达到内在的综合,将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科学文化统一于科学探究。学生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个人建构和社会建构的统一,增进对科学文化的体验和理解。科学素养是在探究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的本质和教育本质的统一。

2.国内的研究现状

目前有关课程改革和化学课程生活化的研究有不少,其中与本课题相关度比较大的有:张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什么不能编教材”,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 基础教育网,2003年4月11日;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院长: “让生活走向课程”,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中国教育网,2003年4月18日;田兆清:“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丁健:“新课程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虽然这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经验,但是这些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让生活走进课程;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让课程(以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走进生活,走进社区,从这一点上来说,也是本研究课题有别于其它研究课题的创新之处。而且其研究价值不仅不会受到其他相关研究成果的影响而贬值,还会因为借鉴了其他相关研究成果而更加受益。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充分体现了“科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创造新生活”的思想。但新课改中有关生活化课程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幼儿园教育和小学小班化教学的研究。走进社区建构与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课程的研究几乎没有。我校化学组老师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将“化学走进社区”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参与课题活动培养广大的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从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国化学课程改革呈现出课程的人性化、课程的生活化、课程的乐趣化、课程的统整化、课程的弹性化和课程的个别化等趋势。但是对于我国,主要的还是化学课程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课程化问题,这才是我们的努力目标。“走进社区:高中化学生活化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这一课题研究使化学课程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更有效地融合起来,给现有的化学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动力。让学生把生活当成一门优秀的课程,让学生把社会当成一个更大的课堂,使学生每一时每一刻都能处于教育之中,使学生具有永远鲜活永不干涸的知识源泉。

四、课题研究的内涵及界定

高中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在本课题中,主要是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质表现出的化学性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进行研究。

生活化课程:是以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存在和社会上关心的化学问题为主题,利用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和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为契机,结合师生的双休日、节假日等第二课堂时间对相关问题开展研究,以获得相关经验及解决问题之能力。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型态来进行的学习活动,是由一系列问题的研讨与解决而构成的校本课程。

走进社区:是指针对本校师生居住地、学校所在地以及在互联网上能够接触的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化学问题,课题组成员指导和带领化学校本课程班级和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进入社区,通过走访、调查、发传单、开讲座、做实验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正确的化学知识和应对方法,从而使社区广大居民形成正确的认知和科学的生活习惯,最终走出以往的化学误区。

“走进社区:高中化学生活化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现代社会中,生活无处不在为我们的教育主体——学生传播着知识,而社区这个大课堂也在每天教育着我们的学生,我们应该指导学生从现实中去学习和汲取有益的知识营养,加强化学课程与居民生活的联系,同时指导社区居民走出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化学误区,在实现化学课程的生活化、社区化、实用化的同时建构并实施我们的化学生活化课程。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逐渐探索建构我校高中化学生活化课程的基本途径。

2、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初步建构并逐步开设适合我校校情的高一、高二校本化课程:其课程名称分别为《化学构建科学生活》、《化学指导健康生活》。

3、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提高青年老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促进社区居民走出日常生活中的化学误区,达到更加科学健康生活之目的。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调查了解南京市的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化学误区,查阅报刊资料或上网查找资料,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化学误区进行搜索,如:建筑装潢材料使用、生活废水的处理、生活垃圾的处理、食品安全与饮食习惯的研究、交通工具对环境影响、含氟等家用电器的使用、美容和化妆品的不当使用、社会不法分子利用社区居民的迷信思想进行的违法行为等等,并分析所存在的化学误区有那些解决办法,然后与我们所研究的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化学误区进行对比,以确定我们的研究方案和问题解决方案。

通过前期工作,确定社区居民在衣、食、住、行乃至生、老、病、死过程中存在的化学误区,并通过宣传、讲座、传单、展览、实验等形式指导社区居民改变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根据调查了解南京市的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化学误区,初步确定以下研究内容:

1、国内化学生活化课程的回顾与反思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院长的“让生活走向课程”,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田兆清的学位论文“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丁健的学位论文“新课程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等都比较全面的研究了如何让生活走进课程的问题,对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参考资料,但是这些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让生活走进课程;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让课程(以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走进生活,走进社区,从这一点上来说,也是本研究课题有别于其它研究课题的创新之处。

2、生活化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内涵与特征研究

3、高中化学生活化课程纲要的研制

4、高中化学生活化课程的实施原则

我们决定以开设选修性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对相关的重点问题进行归类研究,初步确定六到七个子课题,分别在高一、高二的两个年级开设选修性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其中高一的选修性校本课程名称为《化学构建科学生活》,高二的选修性校本课程名称为《化学指导健康生活》。

5、高中化学生活化课程可能涉及到的与化学知识相关的问题

子课题一:建筑装潢材料中污染物的调查与防治——黄颖洁

子课题二:食品安全与饮食习惯的调查与研究——沙晓红、潘旭东

子课题三:水资源的利用与居民健康的调查与研究——刘怡

子课题四:家用电器的使用对环境影响的调查与研究——光青

子课题五:生活废旧物品的处理对环境影响的调查与研究——项云

子课题六:交通工具对环境影响的调查与研究——殷从宽

6、研究重点

对“化学走进社区”进行实践研究,指导社区居民走出日常生活中的化学误区,自觉为建设绿色家园而努力,并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建构并实施我校的高中化学生活化课程。

七、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在前期已经开展的“污水处理”、“雨污分流”、“玄武湖污染源调查”、“太湖蓝藻的治理”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高一、高二开设的选修性化学校本课程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化学研究性学习和走进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社区居民的不良饮食习惯和食品污染、居住习惯和居室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调查统计出影响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化学误区究竟有哪些,并采取科普化的宣传、讲座、传单、展览、实验等形式,指导社区居民纠正化学误区的措施和方法。

(二)研究过程:

2010年1月—2011年7月:已经利用上一学年度的研究性学习和“科学(化学)走进社区——霍尼维尔家园计划”的机会进行的前期研究,比如: “污水处理”、“雨污分流”、“玄武湖污染源调查”、“太湖蓝藻的治理”等。具体负责人:钱海滨、蒋金虎、殷从宽、黄颖洁、项云等。

2011年9月—2011年12月:根据在前期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和在研究中进一步发现的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存在的化学问题决定进行该课题的研究,并进行课题的申报工作。具体负责人:钱海滨、蒋金虎。并开设与课题相关的第一期选修性校本课程。调查分析的具体负责人:蒋金虎、光青;第一期校本课程开设的负责人:钱海滨、蒋金虎、沙晓红、光青、潘旭东、黄颖洁、付超群、项云、孙维昌等。

2012年1月—2012年6月: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南京市社区居民在衣、食、住、行乃至生、老、病、死过程中存在的化学误区进行系统调查,从而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 2012年2月—2012年4月:对课题进行文献资料研究,寻求古今中外先贤和当今同行们的理论支撑,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案。具体负责人:钱海滨、沈婷。

2012年2月—2012年6月:开设与课题相关的第二期选修性校本课程。具体负责人:刘怡、潘旭东、殷从宽、光青等

2012年4月—2012年6月:完善课题前期的各项研究工作,撰写开题报告,为课题的开题论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具体负责人:钱海滨、蒋金虎、沈婷、各子课题负责人。

2012年7月—2012年12月:完善校本教材的编写,整理学生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制定针对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化学误区的解决方案并开始实践研究。具体负责人:钱海滨、蒋金虎、各子课题负责人。

2013年1月—2013年3月:课题中期研究汇报总结,并完成课题中期报告。具体负责人:钱海滨、蒋金虎。

2013年4月—2013年7月:根据在课题中期研究的汇报总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课题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修正,并对课题进行进一步的实践研究。及时总结汇报研究成果,尽可能参与研究成果的评奖或发表。具体负责人:钱海滨、蒋金虎、课题全体成员。

2013年9月—2014年1月:各子课题研究情况和成果汇报、子课题结题准备、子课题结题。具体负责人:各子课题负责人。

2014年2月—2014年7月: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成果汇编,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具体负责人:钱海滨、蒋金虎、沈婷。

(三)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网上咨询等形式对南京市社区居民在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过程中存在的化学误区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类,并进行分析处理,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2.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有关图书﹑查找资料和文件对古今中外教育先贤和当今同行关于科学课程生活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寻求对该课题的理论支撑,尽可能达到全面正确地掌握居民生活中常见的化学误区并找到有关问题科学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3.行动研究法:首先利用开设校本课程的机会对高一高二学生进行行动研究的相关知识准备,再利用研究性学习和双休日、节假日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社区居民进行如何远离化学误区,进入科学生活的宣传、讲演讲座、发传单、做实验等行动研究。并对行动研究的前后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惯进行调查对比,找出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为近一步更有效的行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4至6项)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化学误区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2012年6月

蒋金虎、光青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2013年2月

钱海滨、蒋金虎

校本课程学生作业作品展

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

学生作品集

 

2013年6月

各子课题负责人

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集

论文集

2013年12月

课题组成员

《南京市十三中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

教材

2014年1月

钱海滨、蒋金虎

子课题负责人等

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研究报告

2014年6月

钱海滨

九、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课题主持人及主要成员科研能力简介

钱海滨:课题主持人,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江苏省中小学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中小学优秀科技辅导员,主持省、市级课题各一个并顺利结题,参加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研究,在核心期刊和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并有近二十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参与了教育部的国家级课题“精品课程的开发研究”,并在全国第六届课程改革成果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蒋金虎: 课题主持人,中学高级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并有30余篇论文获国家、省级奖项,参与两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的研究以及国家级课题精品课程的研究。

殷从宽: 课题核心成员,子课题负责人,中学高级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并有多篇论文获国家、省级奖项,参与两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的研究。

沙晓红: 课题核心成员,子课题负责人,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13年,本科学历、教育硕士,参与省级“十一五”规划课题的研究、主持市级课题的研究并顺利结题。发表和获奖多篇论文。

沈  婷:课题核心成员,课题材料员,中学二级教师,研究生毕业。有多篇论文获奖,参与国家级课题精品课程的研究。

黄颖洁: 子课题负责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8年、本科学历、南师大在读教育硕士,研究能力较强、有很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每年有2-3篇论文获奖。

项  云:子课题负责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生毕业,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市级课题的研究。

刘  怡:子课题负责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7年、本科学历、南师大在读教育硕士。有多篇论文获奖,参与两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的研究。

潘旭东:子课题负责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10年、本科学历。有多篇论文获奖,参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的研究。

付超群:中学一级教师,研究生毕业。有多篇论文获奖,参与两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的研究。

孙维昌:中学一级教师,研究生毕业。有多篇论文获奖。

光  青:中学二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6年、本科学历。有多篇论文获奖,参与两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的研究。

2.课题研究基础

在本课题申报之前,我们化学组的全体成员已经参加了由美国“霍尼维尔”公司赞助的“科学走进社区”的“家园计划”,先后开展了“污水处理”、“雨污分流”、 “太湖蓝藻的治理”、“爱心快递”、“让生活走进课堂”以及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及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的汇报展示等活动,对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了解。由项云等老师指导,由高一年级王紫等5位同学组成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的“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状况调查研究与思考”项目成果获2011年南京市第二届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评比活动一等奖;由钱海滨等老师指导,由高二年级汪家齐等五位同学开展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研究性学习获2011年南京市第二届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评比活动三等奖;此外,沈婷老师还撰写了《“STSE”在中学化学中的角色与功能演进》等论文。

3.完成研究任务的时间、经费投入、实验条件、资料获得等保障条件

研究完成时间:2014年6月

研究经费:

以美国“霍尼维尔”公司赞助的“科学走进社区”的“家园计划”的二万元经费作为主要经费来源

实验条件:我校化学实验室是江苏省示范实验室,最近又建成了数字化实验室,实验条件完全满足课题研究的需要,如果遇到特殊的实验需要,我们还可以借助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等学校的实验条件解决问题。

研究资料:

以中学化学课本《化学与生活》为主要理论依据,参考《生活中的化学》,并通过对“科学走进社区”、“科学走进生活”、“化学走进生活”、“生活走进课堂”等内容的搜索,从报刊资料和互联网上查找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以便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十、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②.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③.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④.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⑤.《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⑥.《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⑦.丁健:《新课程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⑧.政府相关法规:《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南京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管理规定》、《南京市危险废物管理办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