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批准号: D/2011/02/302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
从“ 文本位”到“生本位”:基于全流程指导的写作学案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的背景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明确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适应社会需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作为自己的追求和目标。
写作能力,是学生今后服务于社会的基本能力,集中体现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高中阶段需要培养的重要语文素养之一。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学生把作文当成沉重的负担,害怕、厌倦写作,老师则把写作教学当成章法、技法的论述课。作文课上,学生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咬断笔杆也只能写出“假大空”的文章。现今作文教学,其低效性显而易见。具体说来,有三方面的原因:
1.写作训练缺少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
目前写作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存在,它贯穿在必修和选修的课程教学之中,虽然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早就是大家的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被边缘化了:学校往往没有整体的写作训练规划,每个学段缺少中观层面的训练计划,每一次写作的训练重点含糊不清。
教师基本上是三种选择:一种亦步亦趋,按教材训练若干篇前后关联不大、学段特点不甚分明的文章;第二种与教材若即若离,合乎自己口味的,就选择教材上的训练,觉得不合适的,就凭感觉和经验行事,但训练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逻辑;第三种,完全抛开教材,按照高考的作文评分标准定位写作目标,按高考中常见的文体,有序进行训练。这三种选择的优劣高下暂且不论,但足以了解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怎一个“乱”字了得。源头关系没有理清的话,实践层面势必混乱。
2.写作训练中指导不力、评价高考化的现象比较普遍。
目标不明和训练重点不清,必然造成写作训练中的指导盲目随意、就题论题的现象。目前,写作前的指导不作为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师对写作前的指导往往采用“减法”,略讲或者干脆不讲,既不注重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梳理写作的相关知识点,也未能就训练题目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点拨写作思路。这种淡化、弱化教师指导的行为,把学生直接推到了最前台,似乎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写作空间,但由于缺少系统的写作知识和行之有效的写作技巧,也缺少适当的思维训练,学生对文题的认识多处于一种朦胧原始的感知层面,面对作文题往往无从着力,很少有同学能自主地对审题、构思、选材进行理性思考,多是凭着感觉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那么,写不出高质量的作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写作后的评讲标准高考化的趋势也比较普遍,因为没有明确训练目标和重点,教师只有拿高考的作文评分细则来衡量。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是否是一个高中生应该达到的写作水平暂且不论,要求一个高一或高二的学生就达到那样的标准,肯定是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了。况且每一个作文题都有其自身的要求和特点,学生写作能力也是不平衡的,撇开文题和学生的因素,始终用高考的“一把尺”来评价所有作文,看似客观、全面,实则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能力。
指导的缺失和评价的泛化,宝贵的写作资源只能成为无法积累的一次性消费,难以和前后的作文训练勾连成线,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只能原地踏步。
3.关注文章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忽视写作主体学生的状况。
也有学校对学生用写作学案引导和反馈写作情况,但多从题目本身的角度进行审视剖析,惯于把文章的文体知识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然后分知识点进行训练,往往按照一般写文章的思路,进行常规的指导。忽视学生本身对题目的理解,以及审题立意构思过程中的实际困惑和盲点,因此,以“文本位”为出发点编写学案,在引导思路,教给学生写作知识的同时,某种意义上也控制和限制了学生思维,忽视了学生本身就是丰富的写作资源的来源。而教条地照搬写作法理论,如同给学生戴上了枷锁,举手投足都受到了限制,那种方法至上的胶柱鼓瑟的做法,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把学生当做成长中的动态发展的个体来看,而如何启发引导能打开学生的思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认识,在指导中,更为重要。
(二)选题的意义
本课题旨在用写作学案这一物化的载体,引领和指导高中不同学段的作文教学,站在课程的高度以课程的标准去规划设计,避免写作训练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只有“木”,不成“林”的现象,也能避免教师由于缺少明确的写作目的造成盲目、随意或不作为的教学行为。以写作学案为载体,让写作教学上升到理性的、规律性的、课程的层面,这种整体性规划既与阅读相联系,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让必修、选修和高三应试三个阶段的写作训练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真正成为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三个平台。
1.对学生来说,能帮助学生建构写作知识体系,切实提高写作能力。写作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个体思维活动过程,任何外部的作用,都只有在个体的主动参与下才能产生影响,而以生为本的写作学案,具有针对性地导思、导练的作用,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体系、形成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的媒介。而且每个学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关注写作的整个流程,它链接了写作的各个阶段,有助于学生感悟写作的全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写作体验,把写作的知识、技巧内化为自觉的写作行为,从而落实到今后的写作实践中,促进自己写作能力的提升。
2.对教师来说,能改变无序、低效的作文教学现状,开创作文教学改革的新途径。现行教材按人文母题编写的体例,决定了一个专题中所有的阅读材料以及语文实践活动都在一个主题的统摄之下,写作训练自然就缺少了知识和能力的序列。加上近10年的去知识化思潮的影响,专题的人文内涵的优势被急剧放大,教科书中写作知识和序列被边缘化甚至完全消解了。而写作学案,即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在教科书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弥补教材的天然不足。教师以学案为媒介,把写作计划制度化,写作指导具体化,使写作训练既在人文母题的统摄下,又有训练的序列和针对性,从而开创作文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3.对课堂而言,能优化作文课堂的结构模式,增强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目前教师的写作指导课,往往是做“减法”,既不注重梳理和补充本次写作的相关知识点,也不能就训练题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和点拨写作思路。而写作讲评课,只是草草读几篇好作文,难以让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提升写作认识,进而落实到写作实践中去。所以,无论是写作指导,还是反馈讲评,课堂结构都是松散、无序的,教学的针对性不强,教学的有效性不高。而以学案为载体的作文课堂教学,以导学步骤为指引,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是一种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式,能大大优化作文课堂的结构模式,进而大大提高作文指导和讲评的有效性。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国内外关于“生本位”的教育理念的研究
1.国外的想关研究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杜威极力反对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反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在“做中学”。杜威在他的教学实验中基本上完全尊重儿童自己的意愿,儿童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虽然杜威的教学实验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有所忽视,但杜威的实验成果无论是在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在教育界影响很大。将“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运用于中学和大学教育,就成为今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了。
2.国内关于“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研究
近年来,在国内“以学生为本” (或者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如有人认为: “以学生为本,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的成长成人为本,也就是说,在处理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上,要明确学生在学校存在和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关注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以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1]还有人认为:“‘以学生为本’就是强调教育本身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个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潜力和发展潜力,把每个人看作是一个特异的个体,而不是小集体中的一个分子、一块砖。”[2] 其中,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对生本教育的价值观、伦理观、行为观及其课程论、方法论、评价与管理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认为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3]这些研究抓住了“以学生为本”理念的主要内涵,如教育要一切为了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强调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邵晓枫在《“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4]一文中则全面系统阐释了“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明确了“以学生为本”的内涵包括七个方面。①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②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质上的规定;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量上的要求;④让学生主动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真谛;⑤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时代特征;⑥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条件。邵博士关于“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的阐释,丰富了“以生为本”教育理论,它既是我们研究“以学生为本”相关问题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这一理念的前提条件。
(二)国内外关于作文学案的研究
1.国外研究情况
据目前资料搜索的情况来看,只发现国外的作文教学案例,未发现有关的作文导学案的案例和研究。
2.国内研究现状
从2005年开始,由于学案能较好地体现“学生是主体”的原则,各学科都比较重视学案的编制和研究。在实际运用中,大家互相借鉴,嫁接演变成名称不同但形式、功能大同小异的“讲学稿”、“教学案”、“助学稿”、“导学案”、“研学稿”等等,它们在实际教学中显示了很多的优势:能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体验获得知识、探究知识的乐趣等等。近几年来,学案越来越被老师接受和使用,而且已成为众多地区和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式,他们从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入手进行改革,实现了“高效课堂”到“高效学习”的飞跃,深刻地诠释了教育改革最需要的是“途径和方法”。
目前关于学案导学的研究已经形成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以“学案”到知网平台检索,发现大量的关于学案的论文和案例,如,斯克良《运用学案导学 促进自主学习——物理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法的实践和思考》([J];物理通报;2002年02期)顾克珠;王洪岩;刘建敏《实施英语学案导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山东教育;2008年Z2期)苏公俊《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学案导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尝试》[J];考试(教研版);2008年05期。杨德义《学案导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年09期)高秀文《学案导学法运用之策略》([J];山西教育(教师教学);2009年03期)宋爱卿《“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J];才智;2008年11期)罗燕《利用学案导学提高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合作交流能力》([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等等。
上述研究显示,目前对学案的研究,涉及各个学科,研究角度、研究层次多样,不仅研究学案本身的功能、构成、设计的原则,而且还延伸到对以学案为载体的“学案教学”的研究,包括课堂教学的模式、与其他教学手段的整合等等,这对本课题在写作学案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学案较多地运用于阅读教学之中,一般包括课前预习、课堂研讨和课后反馈三个板块的预设。这类学案的主要功能是“助学”,其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学习反思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是契合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的。
作文学案,是用于作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共同载体,据目前搜索的资料看,在初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中都能见到作文学案的影子,但使用并不普遍,也未成系统,多为零散的、孤立的个案。而且这些学案编写的角度,多从教材或文体的角度出发,也就是仍然是“文本位”的思维模式。至于作文学案的编写体例,乃至于渗透“生本位”教育理念关注写作全流程的学案的编写和研究,目前并未有发现。
因此,多学科的学案编写和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为作文学案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案例和理论基础。
3.本校写作学案的研究
本校自2001年开始自主编写高三的复习资料,这就是后来学案的雏形,2004年开始编写了与必修教材配套学习的完整的课文学习的学案,后来在全校推广,形成了我校特色的《大课堂学本》,这些实践,都为作文学案的编写提供了经验。这期间对高一高二阶段的考试作文也有学案编写,2007年开始编写系统的作文学案,但集中在高三复习阶段,更多的按照高考的作文评分标准和文体特征进行编写,这对大规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对中下等的学生的写作规范和层次提升效果显著,本校也在全市的范围内不止一次的推介经验,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好评。这些都为我们推进课题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就目前情况来看,高三复习阶段已拥有一整套完整的作文学案,但在必修和选修教学阶段,考试作文一般会有会反馈矫正性的作文学案,常规的作文教学中运用较少,尤其是常规作文训练前的导引学案的编制和研究,无论在实践和研究层面,都有待于后面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内涵和界定
写作学案,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和写作心理,按照作文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要求,为指导学生主动建构写作知识、提升写作能力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写作学案具有把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训练生成有机融合的特点,是“教”与“学”的共同载体。
全流程指导,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教师的指导贯穿于每一次写作训练的全过程中,二是指写作指导贯穿高中必修、选修、高三复习三个阶段。就每次写作训练而言,可分三个阶段:写作前的方法指导阶段——学生写作的生成阶段——写作后的反馈矫正阶段,作文学案也因此分为引导学案和评价学案,而学生生成阶段的写作结果自然融入评价学案中,这样,写作学案既体现学习过程,也反映学习结果,以写作学案为平台,有效链接、贯通了每次写作的各个流程。并且这样的指导还贯穿在必修、选修和高三复习的全过程中,这样,写作学案作为载体也使得高中阶段的写作指导形成了一个分步骤、有序循环推进、前后呼应的完整体系。
从“文本位”到“生本位”,是指作文指导的核心由以“文章”为核心转向以“学生”为核心,这是写作指导观念的根本转变。“文本位”的指导,通常是先给学生传授有关的写作方法,再引导他们阅读范文来体悟、消化并获得范文作者的写作能力,这是基于“文章学”关注写作“对象知识”的指导范式。“生本位”则强调以写作的主体层面——学生为核心。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点教给学生如何写作的“主观的知识”,也就是操作性很强的程序性知识;二是对影响学生写作的多种因素进行调整和重构。学生的写作活动是在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立体的系统中进行的,写作的情境、情绪和目的等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交叉作用,都会影响学生的写作行为和写作结果,教师应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从“人本位”到“生本位”的转变,是从学生对写作的需要出发,关注学生如何写作的指导思想的转变,树立“生本位”的观念,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从“文本位”到“生本位”:基于全流程指导的写作学案的实践研究,是指以学生为核心,从写作前的引导和写作后的矫正两个角度出发编制写作学案,围绕高中阶段的写作目标和训练内容,对两种写作学案的功能、关系和编制的原则、体例及对学生写作能力和作文课堂教学的影响作出具有针对性的、创造性的深度探索和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写作策略,最终提升写作能力,也用以进一步优化写作课堂教学模式,开创作文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宏观把握高中阶段的写作训练的目标,构建基于写作全流程指导的以学案为载体的高中写作训练体系,使写作训练更有针对性。
(二)开辟以“生本位”为核心指导思想的写作课程资源开发的新途径,优化写作课堂教学的结构,大面积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形成学校写作教学的特色。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生本位”理念指导下,基于全流程指导的写作学案的现状调查
①目前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和零散写作学案编写和教学状况的定位研究。(负责人:张静、徐雁)
②以写作学案为载体的立足于“生本位”关注写作全流程的作文教学的可行性研究,主要从理论储备、经验积累、师资队伍、专家支持等层面展开研究。(负责人:张苓、王娟)
(2)在“生本位”理念指导下,基于全流程指导的写作学案的理性思考
①写作指导中“文本位”与“生本位”理念的本质区别。(负责人:石群英、蔡玉英)
②在“生本位”理念指导下的基于全流程指导的写作学案编写的原则、体例和功能的思考。(负责人:王传军、侯宜强)
③作文学案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处理智慧。(负责人:季江勇、徐伯钧)
④写作学案教学背景下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彰显的思考。(负责人:洪超、李建伟)
(3)在“生本位”理念指导下,基于全流程指导的写作学案的实践研究
①细化并确定高中各阶段作文训练的目标和计划(必修阶段、选修阶段、高三复习阶段)(负责人:石群英)
②根据写作目标和计划,完成和积累高中各阶段作文导引学案和评价学案的编写。(负责人:王夫成、石群英、邢诗薇)
③作文学案对课堂结构和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负责人:王夫成)
④某一学段的作文学案的个案分析。从编写的原则、体例到学案对教与学的影响及目标的达成进行分析研究。(负责人:郑丽芬、丛琳)
3.研究的重点
在“生本位”理念指导下,基于全流程指导的写作学案的实践研究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课题研究将以行动研究、案例研究为主,辅之以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一方面通过调查问卷、座谈等各种形式,了解学生写作的现状,经分析、论证,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比较,矫正,修复,提炼,完善作文学案的编制,并以此优化作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大面积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另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和指导培训,聘请专家围绕写作教学和学案教学作专题讲座,举办研讨交流会,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6月)
1.通过文献研究,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本校的学情,对写作教学理论尤其是写作学案的研究现状做系统的调研,梳理出研究的核心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通过调查研究,对目前的写作学案编写和效用其及在写作教学中影响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为课题进一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3.收集写作学案中的经典案例,通过经验总结,对本校多年来写作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形成论文,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4.进行课题研究的培训与分工,确定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和进度安排,准备相关的硬件和软件材料。
5.对课题进行论证,形成课题论证报告,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申报和开题工作。
成果形式:研究方案,课题开题报告,写作学案编写和使用的现状调查研究报告,对以往的写作学案教学的总结论文。
(二)课题研究前期 (2012年6月——2013年6月)
1.通过理论分析及行动研究,根据专家对课题的论证与建议,完善课题方案,根据课题的内容,对课题进行分解研究,全面开展基于全流程指导的写作学案的实践研究。
2.通过对以往写作学案的个案分析和理论研究,结合校情,探索在“生本位”的理论指导下,从“纵”“横”两个角度,对高中阶段写作学案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①通过文献法和资料分析,细化并确定高中各阶段作文训练的目标和计划(必修阶段、选修阶段、高三复习阶段)。
②通过文献法和个案研究,对不同写作阶段的学案编制的体例进行研讨并初步明确,明晰写作学案编写的基本的原则和基本框架。
③通过行动研究、案例分析,进行课题的实践研究。尝试编写不同阶段不同功能的写作学案,边实践边修复,提炼,不断完善作文学案的编制。
成果形式:关于高中各阶段作文训练的目标和计划的论文,高中三个阶段的写作学案案例和反思文集。
(三)课题研究的中期(2013年6月——2014年6月)
1.通过课堂观察、个案分析、行动研究,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开展校本研究,针对前期研究寻找不足,并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生本位”理念指导下,深化基于全流程指导的写作学案的实践研究。
①系统整理课题资料,梳理写作学案编制的原则和体例,以及学案教学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整理不同阶段的学案资料。
②开设具有典范意义的汇报课,向专家组汇报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情况,总结该课题研究的得失,接受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专家评价。
③对写作学案编写的原则、体例和功能的反思和总结。
2.通过案例和理论分析,对写作学案在实践中的不足和误区进行理性的反思。
①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作文学案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处理智慧。
②通过案例分析,对写作学案教学背景下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彰显的思考。
成果形式:写作学案的编制原则、体例及功能的研究报告、对写作学案在实践中的不足和误区进行理性的反思的相关论文。
(四)课题研究后期(2014年6月——2014年12月)
1.运用经验总结法、质性分析法归纳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做实验后的调查分析,分类提炼“写作学案”的实验成果。包括教学论文、调研分析报告、课堂实录、高中写作学案集等专项成果。
2.做好鉴定和结题工作。
①整理研究过程性资料,提交结题申请,撰写《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准备;
②召开结题会议。
成果形式:从“文本位”到“生本位”:基于全流程指导的写作学案实践研究的研究报告、
基于全流程指导的写作学案教学的实施纲要、高中写作学案集。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阶段成果(限5项) |
从“文本位”到“生本位”:基于全流程指导的写作学案的调查研究报告(一) |
调查报告 |
2012年6月 |
高中各阶段作文训练的目标和计划 |
研究论文 |
2013年6月 |
|
写作学案的编制原则、体例及功能的研究报告(二) |
研究论文 |
2014年6月 |
|
最终成果(限3项) |
基于全流程指导的写作学案教学的实施纲要 |
实施纲要 |
2013年11月 |
从“文本位”到“生本位”:基于全流程指导的写作学案实践研究的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
2014年11月 |
|
高中写作学案集 |
研究论著 |
2014年10月 |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课题主持人是市级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学科先进个人。从教二十多年,有着丰富教学经验,专业功底扎实。主持人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有较强的教科研究水平,曾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级课题“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实施策略研究”(2007年6月-201 0年10月),完成子课题“《论语孟子选读》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参与市级课题“高中新课程教学问题与问题解决”(2008年7月-2009年1月),完成子课题“整合教学的策略研究”。本课题聘请特级教师曹勇军教授作为课题研究顾问,本课题参与研究的课题组核心成员多为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学功底扎实的骨干教师,有着较强的研究意识和较高的专业水平,都参与过学案编写,有着较专业的视角和能力,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
2.本校自2005年以来,一直在年级的层面,尝试着用学案的方式反馈考试作文,高三作文训练中,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作文学案资料。几年来,积累了大量作文学案的资料,是把学案系统化,制度化,并对学案进一步优化,深入研究的基础和有利条件。主持人近几年也特别关注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已正式发表了有关作文教学的论文:《略谈苏教版必修教材中写作知识的教学》、《必修阶段的作文教学》、《高考作文的审题和立意》等,这也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我校有足够的研究经费、研究资料和研究设备作保障,有充足的教科研资源可以利用,可以采用先进的科研手段进行研究,有充足的人力和研究时间保证课题的顺利完成。
附:参考文献
[1]何祥林,林更茂. 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高素质人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76.
[2]冯敏,徐剑. 创新教育与以学生为本[J].教育探索,2002,(7):12.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5-70,188.
[4]邵晓枫《“ 以学生为本” 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