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行知杯生物组李珊珊教学反思

文 / 李珊珊 责编 / 戚雪银 2018-11-08 点击 4470

《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ATP》一节的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ATP》这一节是模块1《分子与细胞》中的内容,是学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础。本节内容不多,并且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组成生物体的各种有机物,为学习ATP是直接能源物质作了铺垫。但由于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理解能力有限,对ATP理解会有一定难度。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 教学目标:

通过对ATP结构的自主学习和讨论,理解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通过对ATP和ADP之间相互转化的合作研学,阐明细胞生命活动中贯穿着物质与能量的变化,理解ATP作为生命活动能量“通货”的含义及意义;

能够根据ATP的组成成分、结构及数量关系构建ATP的结构模型;

了解生活(如药店)中的ATP,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价值。

2. 教学重难点:

    重点:ATP的化学组成、结构特点。

难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对能量“通货”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 第一环节:(引入)

从美丽的萤火虫发光引入,引导学生思考萤火虫发光的能量从何而来?通过一个科学实验探究的结果,引出来自ATP。并借此举超市购物的例子,将有机物和ATP比喻为存折和现金,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ATP作为能量“通货”的含义。

2. 第二环节:(探究结构)

通过介绍生活中的ATP过渡,引发学生探知ATP结构的兴趣。学生阅读课本及教师提供的ATP结构图,自主探究以下三个问题:

(1)ATP的名称及元素组成;

(2)ATP的结构;

(3)ATP 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学生通过观察ATP的结构式分析出ATP的元素组成。

学生活动:(1)自主绘制ATP的结构简式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2)找出ATP的结构式与结构简式之间的相同部分并标出。(如下图)

     

学生互相纠错并订正,教师总结(注意两个“A”的区别)。

学生通过分析“高能磷酸键”的高能和“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的易水解易形成”总结出ATP高能和不稳定这两个特点。

教师通过PPT中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ATP高能磷酸键断裂后的产物,学生自主总结出了ADP的名称并好奇地发现了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3. 第三环节:(探究转化)

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发现了ATP与ADP之间很容易相互转化,此时教师给出转化反应式,并设置以下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1)ATP水解成ADP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2)ATP水解成ADP的过程中需要的条件;

(3)ADP合成ATP的过程中需要的物质和条件;

(4)ADP合成ATP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5)二者是可逆反应吗?

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地思考,同时利用情景图解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特点和意义的理解,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ATP与ADP相互转化中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并过渡到ATP中能量的利用。教师利用图片展示能量形式的转化和利用,并请学生谈一谈ATP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社会价值的引导)。

教师给出小资料:

细胞内ATP、ADP的总量:2-10mg;一个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24h消耗的ATP:40kg ;

一个人不吃不喝,大约至少能活:3天 ;氰化钾是阻止人体内新的ATP合成的毒药,人中毒后:3-6分钟内死亡。

设置以下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1)ATP与ADP在细胞内的含量及两者相互转化的特点;

(2)这样的转化有何意义?

师生共同总结。

4. 第四环节:(及时反馈)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以互动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会学、会用的能力。 通过 5-10-20-5min 四个环节,将“自学质疑,探究交流,精讲点拨,纠正反馈”贯穿其中,环环相扣,层层设问,引导学生互相合作,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维。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和强化练习,加强他们对ATP的理解,并学会利用图解直观展现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通过学生小组间的讨论和小组成员间的认真思考,让学生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活跃思维,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体验生物学原理在生活实践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生物学原理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也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细胞与能量的关系是重要的科学主题,学习该主题对于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十分重要,对于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还远远不够。

本节课最大的难点在于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何处?学生感觉毫无头绪,无法分析。此时我并没有搭建出较好的桥梁和台阶。如果能提供以下资料:①医生通常给术后不能进食 的病人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补充能量;②人们的主食米饭、面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③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能合成ATP,也能制造糖类;在无光情况下,叶绿体不能合成ATP,也不能制造糖类。由此引导,学生就能比较容易作出初步结论:ATP被细胞消耗的同时,可以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中再生。

备课时,对于如何在教学中向学生有效传递“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这一重要概念,没有做出深刻的理性分析。课后再次备课,整体思路如下:(1)对“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这一重要概念进行结构分析,将其逐级细化为若干次位概念(直至能够抵达事实),对概念性知识进行梳理,厘清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既便于细化、明晰教学要达成的目标,又便于 确定教学的重难点,也为下一步搜寻支撑概念的教学素材指引方向。(2)将次位概念转换为具体问题, 选择能够对概念形成有力支撑的事实层面的典型材料,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并正确回答上述问题。通过这一步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加深对“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这一重要概念的基本理解。(3)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检测学生对“ATP是细胞能量通货”的理解程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对于概念是否真正理解,关键不在于能否正确地复述概念性语句,而是能否运用所学概念正确解释新现象、合理解决新问题,这也是判断概念教学是否有效的根本尺度。



无父目录

搜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