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力学是物理必修一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学好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力的分解》是高中力学的基础之一,与“力的合成”内容相辅相承,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也是对今后对矢量分析的基础。
【设计思路】
刚进入高一的学生处理问题依旧凭借直观感受,抽象的“力”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大难点,所以我在实施教学时特别注重现象与理论的的联系,层层创设情景来不断引导学生学习,使教学模式从传统的重结论转变为重过程、重事实。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学生活动:一人拎重物,两人拎重物
体会合力与分力,渗透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并且由力的合成自然过渡到其逆运算——力的分解,引入这堂课的主题。
2、新课教学
师:力的合成遵循什么运算法则?
生:平行四边形定则。
师:那么力的分解作为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可能遵循什么法则?
生:也应该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师:请每位同学做出合力F,尝试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找出两条分力(邻边)。
学生发现由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即力的分解存在无数组解。教师追问那在处理问题时是否就有无数种可能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开拓思维。
情境1:重力G有什么效果?(视频)学生活动,书本放在手上将手倾斜。
看完视频后,学生总结有下滑和压斜面的效果,教师追问是否可以按这两个效果将重力分解,并请学生作图。
生活应用:滑滑梯,引桥
由物理模型转为实际问题的讨论,开拓学生思路,掌握重力的分解。
情境2:
学生活动:感受手指和掌心受到的力,找到力的作用效果。
情境3:在一根细线上用轻质挂钩悬挂一重为G的物体,挂钩与细线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已知细线所成的张角为θ,求细线的张力为多大?
生活应用:四两拨千斤,磨刀不误砍柴工
通过生活现象的解决,鼓舞了学生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更好的应用了力的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总体来说,三个物理情境难度循序渐进,且有着严格的逻辑性和统一性,典型具有代表性。并且在讲解时,充分发挥师生间互动,在知识上始终强调“按需分解”以及“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原则,让学生及时将新学知识在应用中固化。
3、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优点:
1、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没有特别高大上的实验,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体验活动,是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课堂上的再现。例如指导学生用拇指和中指顶住一端削尖的铅笔,笔的中部吊一小重物。让学生感知力的作用效果,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这样的体验活动虽然简单但教学效果好,教学自然水到渠成。
2、注重物理模型和实际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身边的现象,一来趁热打铁巩固所学,二来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获得物理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的不足:
1、课堂引入部分有点过长,导致后面的时间紧张,部分重点不够突出。
2、教师讲解的多,学生练习的少,应多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作图,强调作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解释生活现象点到为止,没有深入,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更好的启发,应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现象,学会用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去解释现象。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难点的突破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想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往的教学中,在难点的问题上,教师通常要反复地讲上很多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收获甚微。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亲生感受,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于难点的突破,我采用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方式,演示实验充满趣味性,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亲自动手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难点一下子突破了。我认为实验不仅仅在实验室正规而严谨的探究,更宽泛的含义是在实际生活中的体验,所以这节课虽然没有高大上的创新性实验,但一些生活体验不仅仅让学生突破了难点,在很大的程度上启发了学生利用身边的事物解决问题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