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行知杯物理组窦林教学反思

文 / 窦林 责编 / 王丽玲 2018-11-09 点击 6057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两个亮点:1、利用位移的分解类比,2,利用随手的物品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一、类比位移片段:

       1、提出类比的思维方法

       用ppt展示类比的思维方法,引用黑格尔和麦克斯韦对于类比的看法。

       (1)“类比的方法应在经验科学中占很高的地位,而且科学家也曾按照这种推论方法获得很重要的结果”——黑格尔。

       (2)“借助类比,我试图以便利的形式提出研究电现象所必需的数学手段和公式”——麦克斯韦。

       接着用表格的形式展现著名物理学家在研究新现象时的类比。

       总结类比的方法:以比较为基础,通过联想,把未知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进行对比,然后依据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类似或者相似的关系,从已知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未知对象具有相应的一种性质的方法。

       2、利用同样是矢量的的位移进行类比

       师:由于位移和力都是矢量,那么位移的合成方法应该适用于力的合成,那么,位移怎么合成呢?

学生讨论。

       师:我们来做个实验。请两位同学到讲台上来依次站好。首先请甲同学从A走到B,然后请乙同学从A走到C,再从C走到B。我们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甲乙同学的位移。

       由图可知,甲和乙的起点、终点都相同,也就是运动的效果相等,所以甲的位移等于乙的位移。

      

       提问:如果我仅仅这么类比,你觉得有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

       生:乙的两个运动不是同时的,而物体的受力是同时的。

       师:很好,那如何做实验呢?

       学生讨论

       师:我们可以做一个思想实验。假设物体在A点,它在向D运动的同时还在随着车向C运动。则AB是它的实际位移,它的效果和AD、AC的合效果相同。

       总结:平行四边形定则。

       3、猜想力的合成也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由于力和位移都是矢量,所以位移的分解方法应该也适用于力的分解。

       二、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利用两只手或者同桌的帮助,我带着学生体验了三脚架的受力效果。

       总结:高一学生刚接触到矢量概念,对矢量运算的理解和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利用了类比的思维方法,从简单的位移出发,深入理解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教学过程中,我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觉得难吗?”这是为了让学生克服学习物理的恐惧。再在教学过程中铺设合适的台阶,利用自身的体验来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帮助学生培养实践的科学素养。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生活的情境出发,带领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然后根据生活体验得出力的作用效果,再根据力的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力的分解的平行四边形,最后利用数学方法得到每个分力的大小。整节课体现了核心素养的渗透培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