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行知杯“大赛特等奖宋光丽参赛感言

文 / 宋光丽 责编 / 刘美琳 2018-12-12 点击 12561

行知杯参赛感言

生物组  宋光丽

 “勇于打破高三一轮复习课惯有的讲练模式,创建生活化的情境,构建活动化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体验、操作中建构核心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极具设计感、节奏感的课堂灵动而富有生机,洋溢着浓浓的科学味,“深度学习”在这里真实发生!”这是本次学校“行知杯”大赛评委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丁征副校长给我这节课的评价。评价很高,我受之有愧,但是评价的内容确实是我这节课想要实现并努力达成的。

这次复赛,我选择了一节高三一轮复习课《基因工程的工具和操作程序》,本组的老师都觉得复习课不好上,不容易出效果,我也犹豫过,但是最后还是决定尝试一下。原因之一是我正在高三年级,对学生和教学内容都比较熟悉;原因之二是我一直在思考怎么让复习课上的有趣有效,正好借着比赛的机会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系统的整理和实践一下。我的备课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研读课程标准,找到教学设计思路

高中生物新课标(2017版)中提到生物学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教学过程重实践,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动手和动脑的活动、探究性学习活动或工程学任务,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进而能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探讨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

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积极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了解生物学发展、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设情境、提供机会。而复习课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内容枯燥,信息量大,如果借助巧妙的活动设计或现实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动手动脑并重,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可以串联复习内容,化解学习难点,达成学习目标。

二、设计模拟活动,创设重实践的课堂

基因工程这一概念的复习中,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和工具是复习重难点。由于基因工程属于分子水平的操作,学生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去理解和内化教材中的文字和图,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另外,教师讲解时主要用语言描述引导学生思考和想象,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本节课我设计了模拟基因工程的活动,由学生动手操作亲历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并在活动过程中一并解决操作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等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活动过程如下:

    ①模拟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纸上印有碱基对序列代表DNA分子(其中包含限制酶识别序列),用剪刀模拟限制酶对DNA进行切割,用订书机、胶水或透明胶等模拟DNA连接酶对DNA片段进行连接,帮助学生复习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学会识别黏性末端,理解不同的限制酶可以切出相同的黏性末端,只有黏性末端相同的DNA片段才能相互连接。

②模拟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纸上印有碱基对序列代表含有目的基因的DNA分子和质粒(含有多个限制酶识别序列),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限制酶去构建重组质粒(如不能破坏目的基因、用相同的限制酶切下目的基因和切开质粒等)。操作结果让学生认识到重组DNA的种类很多,重组质粒只是其中一种,质粒需要含有标记基因便于之后的筛选;通过不同的重组DNA引导学生比较单酶切和双酶切,理解双酶切可以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实现目的基因和质粒的定向连接。

③模拟导入受体细胞:将之前做好的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会出现三种情况:导入普通质粒、导入重组质粒和没有导入。

④模拟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将上一步的三种受体细胞放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学生发现含有普通质粒和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都能存活,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双标记基因的基因工程操作流程,理解利用“插入灭活法”可以直接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三、创设科学情境,培养学生社会责任

生物学中很多内容的研究都来自于现实的生产生活,同时,研究成果最终也要用于生产生活。而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视生物知识和生产生活的关系,使知识孤立化,学生学习知识仅仅为了考试而不是个人的生活和社会的需求。基因工程又叫转基因技术,平时我们都会接触和探讨,如果利用现实的情境引入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进入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中,既能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基础和对象,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

所以本节课我选择人血清白蛋白这样一种药品的研发过程创设了学习情境,从该药品目前供不应求的现状引起学生思考、引入课题,通过分析如何利用基因工程来制备该药品复习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和工具,最后介绍该药品的研发现状以及科学家的工作来阐述科学技术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科学家不断努力去改善我们的生活。

 

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学习”:学习课标,让我们可以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去设计课堂;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可以让我们有更广的思路和多种多样的方法;学习学科前沿知识,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素材,让教学和现实不脱节;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的实现教学内容,让课堂生动有趣和高效。今后,我还将不断学习,上好每一节课。

最后,感谢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感谢教研组前辈和兄弟姐妹的培养、支持和信任!感谢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

 



Baidu
map